常见古文中流行度和水平最高的前100首,按朝代分类
以下是按朝代分类的中国古代文言名作Top 100,综合文学水平、历史影响力和传播度进行整理:
先秦(25篇)
- 《诗经·关雎》
- 《诗经·蒹葭》
- 《诗经·七月》
- 《尚书·无逸》
- 《周易·系辞》
- 《论语》十二章(选)
- 《孟子·告子上》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道德经》八章(选)
- 《庄子·逍遥游》
- 《庄子·秋水》
- 《荀子·劝学》
- 《韩非子·五蠹》
- 《墨子·兼爱》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左传·曹刿论战》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礼记·大同篇》
- 《礼记·学记》
- 《楚辞·离骚》(屈原)
- 《楚辞·九歌·湘夫人》(屈原)
- 《楚辞·九辩》(宋玉)
-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 《吕氏春秋·察今》
两汉魏晋南北朝(20篇)
- 《过秦论》(贾谊)
- 《论贵粟疏》(晁错)
- 《报任安书》(司马迁)
- 《史记·项羽本纪》
- 《史记·货殖列传》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汉书·苏武传》
- 《论衡·自纪》(王充)
- 《古诗十九首》(选)
- 《出师表》(诸葛亮)
- 《诫子书》(诸葛亮)
- 《洛神赋》(曹植)
- 《典论·论文》(曹丕)
- 《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
- 《陈情表》(李密)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 《水经注·三峡》(郦道元)
隋唐五代(20篇)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 《滕王阁序》(王勃)
-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骆宾王)
-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 《师说》(韩愈)
- 《祭十二郎文》(韩愈)
- 《马说》(韩愈)
- 《进学解》(韩愈)
- 《陋室铭》(刘禹锡)
- 《捕蛇者说》(柳宗元)
- 《小石潭记》(柳宗元)
-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 《阿房宫赋》(杜牧)
- 《原毁》(韩愈)
- 《与元微之书》(白居易)
-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 《封建论》(柳宗元)
- 《黔之驴》(柳宗元)
- 《李娃传》(白行简)
- 《虬髯客传》(杜光庭)
宋(20篇)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秋声赋》(欧阳修)
- 《六国论》(苏洵)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 《伤仲永》(王安石)
- 《前赤壁赋》(苏轼)
- 《后赤壁赋》(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 《留侯论》(苏轼)
- 《日喻》(苏轼)
-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 《墨池记》(曾巩)
-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
- 《朋党论》(欧阳修)
- 《方山子传》(苏轼)
- 《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
- 《容斋随笔》(选)(洪迈)
元明清(15篇)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项脊轩志》(归有光)
- 《沧浪亭记》(归有光)
- 《西湖七月半》(张岱)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五人墓碑记》(张溥)
-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
- 《聊斋志异·促织》(蒲松龄)
- 《病梅馆记》(龚自珍)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 《海国图志序》(魏源)
-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沈复)
- 《曾国藩家书》(选)
- 《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刘鹗)
- 《人间词话》(选)(王国维)
分类特点
- 先秦:以诸子百家、史传文学为主,奠定中国文学思想基础。
- 两汉魏晋:史传巅峰(《史记》)、抒情小赋(《洛神赋》)、骈文(《兰亭序》)并盛。
- 唐代:古文运动兴起(韩柳),兼有传奇小说。
- 宋代:散文鼎盛(唐宋八大家之宋六家),哲理与山水并重。
- 元明清:小品文(张岱)、笔记小说(蒲松龄)、变革思潮(梁启超)为代表。
此名单兼顾经典性与普及性,多数入选《古文观止》及中小学教材,可作为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言的参考体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