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参数概览

一、核心参数概览
参数类别
规格详情
物理特性
15.6英寸(344.2×193.5mm有效区域),整机≤360×224.3×3.2mm,超薄设计(≤3.2mm,≤370g)
分辨率
1366×768(HD),像素密度≈100 PPI
色彩性能
45% NTSC色域,6-bit+Hi-FRC(模拟16.2M色),RGB像素排列
亮度与对比度 220尼特亮度,300:1对比度(典型值)
接口与刷新率 eDP 1.2接口,60Hz刷新率,无触控
可视角度
SVA广视角(上/下45°,左25°/右35°)
表面处理
防眩光(AG)涂层
二、关键技术分析
- 分辨率与像素密度
• 1366×768(HD):入门级分辨率,适合文本处理、网页浏览等基础场景,但显示细腻度不足(100 PPI)。
举例:15.6英寸FHD屏的像素密度为141 PPI,此屏显示文字/图标边缘较粗糙。 - 色彩性能
• 45% NTSC色域:仅覆盖约60% sRGB,色彩表现力较弱,无法满足设计或影音需求。
对比:主流笔记本屏通常≥72% NTSC(≈100% sRGB)。
• 6-bit+Hi-FRC:通过帧率控制模拟8-bit色彩,可能出现色彩断层(如渐变天空场景)。 - 亮度与对比度
• 220尼特亮度:室内勉强可用,但阳光直射下可视性差。
参考:300尼特为户外使用门槛,MacBook Pro基础亮度为500尼特。
• 300:1对比度:暗场细节丢失明显(如电影暗部场景)。 - 可视角度
• SVA面板(45/45/25/35°):左右视角不对称(左25° vs 右35°),多人共享屏幕时可能出现左右色偏差异。 - 接口与兼容性
• eDP 1.2接口:支持HD分辨率(1366×768@60Hz),带宽冗余大,但无法升级更高分辨率/刷新率。
三、优缺点总结
优势
劣势
✅ 超薄轻量化(≤3.2mm/370g) ❌ 低分辨率(HD)导致显示粗糙
✅ 防眩光涂层(强光环境适应性) ❌ 色彩表现差(45% NTSC)
✅ 低功耗(LED背光) ❌ 亮度不足(220尼特)
✅ 成本低(适用于入门级设备) ❌ 可视角度限制(左右不对称)
四、典型应用场景
- 教育/办公设备
• 适合低端笔记本、工业控制终端,用于文档处理、简单网页浏览。
• 示例:学校机房电脑、收银系统显示屏。 - 嵌入式设备
• 集成于医疗设备、POS机等对显示要求不高的场景。
• 示例:医院监护仪、自助服务终端。 - 备用扩展屏
• 作为副屏扩展显示基础内容(代码/聊天窗口),依赖防眩光特性应对复杂光线环境。
五、升级替代建议
若需提升体验,可考虑以下参数升级:
• 分辨率 → 1920×1080(FHD)
• 色域 → 72% NTSC(100% sRGB)
• 亮度 → ≥300尼特
• 面板类型 → IPS(对称可视角度)
结论
该面板为典型的低成本入门级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显示质量不敏感、预算优先的场景,但在色彩、亮度和分辨率上的短板限制了其在娱乐或专业领域的应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