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七宗罪分析支付宝
暴食:开辟餐饮支付场景
暴食,对食欲的放纵。无论哪个支付应用都非常关注在餐饮行业的支付场景,Apple Pay背后的银联,一直推动其闪付在餐饮当中的应用。在快捷方面,闪付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不说优惠立减,闪付理论上会在同一阵地比扫码派更加的受人欢迎。多样的美食也有各种各样的支付需求。支付宝已经做到每一个小摊点都可以支持收款和付款,连卖红薯的都可以支付宝,这是闪付无法做到的。基于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可以让人们轻松的享受各种美食,便捷的支付放纵着食欲。
傲慢:支付技术的优越感
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都流淌着傲慢以及自以为是,对自身过度的迷恋,进而对别人凶残。其实理解傲慢很简单,通俗的话就是优越感。在Apple Pay入华之初,绝大多数人体会到了iPhone用户的优越感,无论是苹果自带的光环还是银联银行合伙助推下的营销手段,Apple Pay在短时间内引爆了社交圈,苹果用户因为能使用Apple Pay而自豪。其实支付宝在产品推广当中,也利用着用户的“傲慢”,在微博的官方营销账户中,支付宝无时无刻的让受众体会着使用其产品的优越感。傲慢延伸出的优越感,其实才是第一生产力,产品发展第一驱动力。
贪婪:支付补贴的利诱
每一个人都是贪婪的,都希望获得更多。在这一点上,支付宝懂的很多,无处不在满多少减多少、随机立减、半价优惠等信息,吸引这贪婪的人们使用。长久以来,支付宝都是凭借着强大的优惠补贴让消费者难以自拔,并且更加可怕的是,补贴力度和时间也非常的有节奏。在初期,支付宝公司出现了非现金支付日,非现金支付月等集中且力度很大的优惠活动,到中期,每逢佳节就补贴、随机立减等活动,让优惠变成间隙性,中彩票式的随机性,也让人乐此不疲。最后,消费者习惯支付方式时,支付包的目的也就达到。
嫉妒:你有,为什么我没有?
对于嫉妒,在西方的宗教看法里,在但丁的《神曲》中,都被看做是因嫉妒产生怨恨,着重在于怨与恨。但嫉妒也分好坏,适当的嫉妒让人奋进以谋求被嫉妒者相同的物质以及精神水平。而过分的嫉妒,就是怨恨,从而生邪念。支付宝公司利用嫉妒之时,更多是适当的嫉妒,让用户拥有一定的渠道获得与被嫉妒者相同的功能。嫉妒,就是用户自然的想“你有,为什么我没有?”变成“我该怎么用?”的过程,当身边有人开始使用支付宝时,人们的心里活动会变为你可以用支付宝,那么我也要用,慢慢的就会有更多人尝试使用支付宝。
懒惰:开通和支付流程都要简单
懒惰,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获,满足自身欲望,虽然理性告诉我们,这并不可能,但人们还是这期待。互联网所有的产品,都有让人更加懒惰的特性。在懒方面,支付宝被称为很便捷的支付形式,二维码支付的支付流程简单快捷,对于二维码,开通仅仅需要绑定银行卡即可,而支付流程稍显麻烦,通过不断的改进,支付宝推出了扫脸支付的新方式,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就可完成支付。无论是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还是扫脸支付,这都非常的便捷。
暴怒:让愚昧变现
暴怒,是复仇的欲望,源于心底的暴躁、憎恨、愤怒,导致情绪失控而产生强烈的复仇欲望为暴怒。互联网网上的愤怒,一点即着,网民的愤怒随时都能引爆。很多时候,人的暴怒,是理性的缺乏,是无知和愚昧的产物。在支付宝领域,这一特质关系并不大。文章利用网民的爱国情怀,煽动对美国的憎恨,捧起华为和支付宝。用互联网的词句来说,这是一种很LOW的做法,但这确实最典型的利用暴怒进行营销的方式。
色欲:利用色欲发布极具诱惑力的广告
色欲在支付领域,可能最多的就是利用帅哥美女代言了,支付宝同样会请帅哥靓女拍摄广告,但支付宝的广告更多的是展示支付宝的便捷功能。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