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教育重心从“大数据(JAVA)”转向“人工智能”的必然性分析 —— 入职竞业达后的一些思考

前提,之前没有太关注教培领域,目前进入到竞业达就职,于是有了些这方面的想法。


核心观点,教培机构的生命线或者生存的第一性原则就是追新,简而言之就是要最市面上最新的技术,于是才能带来最新的就业岗位,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和高校和市场之间打一个时间差,也正是这种快速变换的方式才能在这种时间差下找到高校教育和市场就职之间的gap,于是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根据上面的观点,我们不能发现,大数据技术已经从十年前的顶尖技术(最新的技术)变成了一种烂大街的技术,好多职业院校(中专、大专)都已经开设了,更不要提那些本科院校了,好多本科生在上大二大三的时候就有开始接触和学习这些大数据技术的了,而大数据技术本身也不是那种日新月异的技术,该技术在发明出来的那一天就基本成型了,这也就形成了高校教育和就业市场之间GAP了近十年,这也是近十年来教培机构的主要生存空间,但是该GAP已经消失,再叠加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就业市场萎靡,从而反向传导导致一些教培机构纷纷关门歇业(没有学生来学了,毕竟学了也不好就业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其实教培机构发展AI教育还是比较适合的,虽然转型具备困难和调整,但是AI这个方向却和其他的方向不一样,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技术,并且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即使如今的AI发展已经进入到瓶颈期,但是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与高校的差距,这么大的gap还是给教培机构一定的生存空间,只要能解决教培机构的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就可以有效的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很乐观,因为目前我所在的教培机构,整个AI部门就我一个是学AI的,其他几个都是自学java后转行的,喝酒期间听了他们述说着生活的不易,但是他们是真不会AI呀,就我一个人,我也不知道这个工作以后是否能走下去,教培机构的老师连本科毕业的都不多,现在来教大学生AI就业,也是有些难度的。



posted on 2025-09-26 09:59  Angry_Panda  阅读(1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