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八章读后感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八章讲述的主要是从源文件到可执行文件。
源代码就是用某种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保存源代码的文件就做源文件。因为源文件是简单的文本文件,所以用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等文本编辑器就可以编写。编译器负责转换源代码。能够把C语言等高级编程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成本地代码的程序成为编译器。编译器首先读入代码的内容,然后再把源代码转换成本地代码。编译器中就好像有一个源代码同本地代码的对应表。但实际上,仅仅靠对应表是无法生成本地代码的。读入的源代码还要经过语法解析、句法解析、语义解析等,才能生成本地代码。根据CPU类型的不同,本地代码的类型也不同。因而,编译器不仅和编程语言的种类有关,和CPU的类型也是相关的。因为编译器本身也是程序的一种,所以也需要运行环境。例如,有Windows用的C编译器、Linux用的C编译器等。此外,还有一种交叉编译器,它生成的是和运行环境中的CPU不同的CPU所使用的本地代码。我也认识到链接器的作用:除了编译过程之外,我还意识到链接是生成可执行文件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链接器将多个编译后的目标文件组织和连接起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最终生成一个可以在操作系统上独立运行的EXE文件。
综上所述,第八章不仅增强了我对代码的编译、链接以及后续的运行和维护,也学习到了源代码、编译器等的作用,让我对后面的学习有储备了基础。

posted @ 2024-02-25 16:06  掐住一只呆橘  阅读(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