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1信息安全专业导论20211312第10周作业
作业信息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0-2021-1信息安全专业导论 |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2020-2021-1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10周作业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信息系统,数据库和SQL,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与离散事件,排队系统,天气与地震模型,图形图像 | 
| 作业正文 | https://i.cnblogs.com/posts/edit |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功能,即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处理信息系统、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智能信息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 
数据库(Database, DB)是将大量数据保存起来,通过计算机加工而成的可以进行高效访问的数据集合。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为什么DBMS那么重要?因为文本文件或Excel的局限性: - 无法多人共享数据无法提供操作大量数据所需的格式实现读写自动化需要编程能力无法应对突发事故DBMS的种类
 
- 
层次数据库(Hierarchical Database, HDB):最古老的数据库之一,它把数据通过层次结构(树形结构)的方式表现出来。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 RDB):关系数据库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Object Oriented Database, OODB):把数据以及对数据的操作集合起来以对象为单位进行管理。XML数据库(XML Database, XMLDB):XML 数据库可以对 XML 形式的大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键值存储系统(Key-Value Store, KVS):这是一种单纯用来保存查询所使用的主键(Key)和值(Value)的组合的数据库。 
-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来操作关系数据库的语言。 
- 
![]() 
- 
![]() 
- 
![]() 
-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简称神经网络(NN),是基于生物学中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在理解和抽象了人脑结构和外界刺激响应机制后,以网络拓扑知识为理论基础,模拟人脑的神经系统对复杂信息的处理机制的一种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并行分布的处理能力、高容错性、智能化和自学习等能力为特征,将信息的加工和存储结合在一起,以其独特的知识表示方式和智能化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引起各学科领域的关注。它实际上是一个有大量简单元件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具有高度的非线性,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和非线性关系实现的系统。 
- 
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weight),神经网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模拟人类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取决于网络的结构、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和激活函数。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神经网络的构筑理念是受到生物的神经网络运作启发而产生的。人工神经网络则是把对生物神经网络的认识与数学统计模型相结合,借助数学统计工具来实现。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学的人工感知领域,我们通过数学统计学的方法,使神经网络能够具备类似于人的决定能力和简单的判断能力,这种方法是对传统逻辑学演算的进一步延伸。 
- 
人工神经网络中,神经元处理单元可表示不同的对象,例如特征、字母、概念,或者一些有意义的抽象模式。网络中处理单元的类型分为三类: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单元。输入单元接受外部世界的信号与数据;输出单元实现系统处理结果的输出;隐单元是处在输入和输出单元之间,不能由系统外部观察的单元。神经元间的连接权值反映了单元间的连接强度,信息的表示和处理体现在网络处理单元的连接关系中。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程序化、适应性、大脑风格的信息处理,其本质是通过网络的变换和动力学行为得到一种并行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功能,并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 
- 
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连接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它是在人类对自身大脑组织结合和思维机制的认识理解基础之上模拟出来的,它是根植于神经科学、数学、思维科学、人工智能、统计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的一门技术。 
- 
散事件系统模拟是建立离散事件系统的实体流程图及相应的模拟模型,并形成计算机程序的模拟实验。通常的步骤首先是分析系统的工作流程,用数量和逻辑的关系描述临时实体在系统中流动,并被永久实体处理、加工和服务的过程,建立实体流程图。然后将实体流程图转化为适于计算机处理的模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这一过程一般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仿真软件中一般还包括一套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报告子程序。 
- 
排队系统亦称“排队服务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并联、串联及混合相联的服务台组成、服务于多种需求不同的顾客或工作对象,并按给定排队规则确定服务顺序的服务系统。现实中的生产制造和服务系统大多属于排队系统。服务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人、待完成的工作、或待加工的工件。简单的排队系统可以用A/B/C表达,A指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分布,B指服务时间分布,C指服务台个数。 
- 
图像文件格式是指用于存储图形或图像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反映了图像的大小、分辨率、图像模式等信息。 
代码托管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language paradigms allows the programmer to express algorithms derived from a top-down design?
 答案:Imperative(or procedural) 错选:Logic
 翻译:以下哪种语言范例允许程序员表达从自上而下设计派生的算法?
学习进度条
|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 第一周 | 20/20 | 2/2 | 20/20 | |
| 第二周 | 20/40 | 1/3 | 18/38 | |
| 第三周 | 100/140 | 1/4 | 22/60 | |
| 第四周 | 310/450 | 1/5 | 30/90 | |
| 第五周 | 350/800 | 1/5 | 30/120 | |
| 第六周 | 200/1000 | 1/6 | 10/130 | |
| 第七周 | 200/1200 | 1/7 | 10/140 | |
| 第八周 | 200/1400 | 1/8 | 10/150 | |
| 第九周 | 500/1900 | 1/9 | 12/162 | |
| 第十周 | 200/1900 | 1/10 | 10/172 | 
- 
计划学习时间:1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2小时 
参考资料
- 《计算机科学概论》
- 《看漫画学Python》
- 《Python零基础从入门到精通》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