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ongoDB数据库创建和增删改查
mongoDB数据库创建和增删改查
一、MongoDB 创建数据库
语法
MongoDB 创建数据库的语法格式如下:
use DATABASE_NAME
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则创建数据库,否则切换到指定数据库。
实例
以下实例我们创建了数据库 runoob:
> use runoob
switched to db runoob
> db
runoob
>
查看数据库
如果你想查看所有数据库,可以使用 show dbs 命令: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可以看到,我们刚创建的数据库 runoob 并不在数据库的列表中, 要显示它,我们需要向 runoob 数据库插入一些数据。
> db.runoob.insert({"name":"菜鸟教程"})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runoob 0.000GB
MongoDB 中默认的数据库为 test,如果你没有创建新的数据库,集合将存放在 test 数据库中。
注意:
在 MongoDB 中,集合只有在内容插入后才会创建! 就是说,创建集合(数据表)后要再插入一个文档(记录),集合才会真正创建。
MongoDB 删除数据库
语法
MongoDB 删除数据库的语法格式如下:
db.dropDatabase();
删除当前数据库,默认为 test,你可以使用 db 命令查看当前数据库名。
实例
以下实例我们删除了数据库 runoob。
- 首先,查看所有数据库: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runoob 0.000GB
- 接下来我们切换到数据库 runoob:
> use runoob
switched to db runoob
>
- 执行删除命令:
> db.dropDatabase()
{ "dropped" : "runoob", "ok" : 1 }
最后,我们再通过 show dbs 命令数据库是否删除成功:
> show db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MongoDB 创建集合
本章节我们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 MongoDB 来创建集合。
MongoDB 中使用 createCollection() 方法来创建集合。
语法格式:
db.createCollection(name, options)
参数说明:
- name: 要创建的集合名称
- options: 可选参数, 指定有关内存大小及索引的选项
options 可以是如下参数:
| 字段 | 类型 | 描述 |
|---|---|---|
| capped | 布尔 | (可选)如果为 true,则创建固定集合。固定集合是指有着固定大小的集合,当达到最大值时,它会自动覆盖最早的文档。 当该值为 true 时,必须指定 size 参数。 |
| autoIndexId | 布尔 | 3.2 之后不再支持该参数。(可选)如为 true,自动在 _id 字段创建索引。默认为 false。 |
| size | 数值 | (可选)为固定集合指定一个最大值,即字节数。 如果 capped 为 true,也需要指定该字段。 |
| max | 数值 | (可选)指定固定集合中包含文档的最大数量。 |
| 在插入文档时,MongoDB 首先检查固定集合的 size 字段,然后检查 max 字段。 |
实例
在 test 数据库中创建 runoob 集合:
> use test
switched to db test
> db.createCollection("runoob")
{ "ok" : 1 }
>
查看集合
如果要查看已有集合,可以使用 show collections 或 show tables 命令:
> show collections
runoob
system.indexes
下面是带有几个关键参数的 createCollection() 的用法:
创建固定集合 mycol,整个集合空间大小 6142800 B, 文档最大个数为 10000 个。
> db.createCollection("mycol", { capped : true, autoIndexId : true, size :
6142800, max : 10000 } )
{ "ok" : 1 }
>
在 MongoDB 中,你不需要创建集合。当你插入一些文档时,MongoDB 会自动创建集合。
> db.mycol2.insert({"name" : "菜鸟教程"})
> show collections
mycol2
...
MongoDB 固定集合(Capped Collections)
MongoDB 固定集合(Capped Collections)是性能出色且有着固定大小的集合,对于大小固定,我们可以想象其就像一个环形队列,当集合空间用完后,再插入的元素就会覆盖最初始的头部的元素!
创建固定集合
我们通过createCollection来创建一个固定集合,且capped选项设置为true:
>db.createCollection("cappedLogCollection",{capped:true,size:10000})
还可以指定文档个数,加上max:1000属性:
>db.createCollection("cappedLogCollection",{capped:true,size:10000,max:1000})
判断集合是否为固定集合:
>db.cappedLogCollection.isCapped()
如果需要将已存在的集合转换为固定集合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runCommand({"convertToCapped":"posts",size:10000})
以上代码将我们已存在的 posts 集合转换为固定集合。
固定集合查询
固定集合文档按照插入顺序储存的,默认情况下查询就是按照插入顺序返回的,也可以使用$natural调整返回顺序。
>db.cappedLogCollection.find().sort({$natural:-1})
固定集合的功能特点
可以插入及更新,但更新不能超出collection的大小,否则更新失败,不允许删除,但是可以调用drop()删除集合中的所有行,但是drop后需要显式地重建集合。
在32位机子上一个cappped collection的最大值约为482.5M,64位上只受系统文件大小的限制。
固定集合属性及用法
属性
- 属性1:对固定集合进行插入速度极快
- 属性2:按照插入顺序的查询输出速度极快
- 属性3:能够在插入最新数据时,淘汰最早的数据
用法 - 用法1:储存日志信息
- 用法2:缓存一些少量的文档
删除集合
集合删除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drop()
以下实例删除了 runoob 数据库中的集合 site:
> use runoob
switched to db runoob
> db.createCollection("runoob") # 先创建集合,类似数据库中的表
> show tables # show collections 命令会更加准确点
runoob
> db.runoob.drop()
true
> show tables
MongoDB 插入文档
本章节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将数据插入到 MongoDB 的集合中。
- 文档的数据结构和 JSON 基本一样。
- 所有存储在集合中的数据都是 BSON 格式。
- BSON 是一种类似 JSON 的二进制形式的存储格式,是 Binary JSON 的简称。
插入文档
MongoDB 使用 insert() 或 save() 方法向集合中插入文档,语法如下:
db.COLLECTION_NAME.insert(document)
或
db.COLLECTION_NAME.save(document)
- save():如果 _id 主键存在则更新数据,如果不存在就插入数据。该方法新版本中已废弃,可以使用 db.collection.insertOne() 或 db.collection.replaceOne() 来代替。
- insert(): 若插入的数据主键已经存在,则会抛 org.springframework.dao.DuplicateKeyException 异常,提示主键重复,不保存当前数据。
3.2 版本之后新增了 db.collection.insertOne() 和 db.collection.insertMany()。
1. db.collection.insertOne() 用于向集合插入一个新文档,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insertOne(
<document>,
{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2. db.collection.insertMany() 用于向集合插入一个多个文档,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insertMany(
[ <document 1> , <document 2>, ... ],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实例
# 插入单条数据
> var document = db.collection.insertOne({"a": 3})
> document
{
"acknowledged" : true,
"insertedId" : ObjectId("571a218011a82a1d94c02333")
}
# 插入多条数据
> var res = db.collection.insertMany([{"b": 3}, {'c': 4}])
> res
{
"acknowledged" : true,
"insertedIds" : [
ObjectId("571a22a911a82a1d94c02337"),
ObjectId("571a22a911a82a1d94c02338")
]
}
数组的方式:
1、先创建数组
2、将数据放在数组中
3、一次 insert 到集合中
ar arr = [];
for(var i=1 ; i<=20000 ; i++){
arr.push({num:i});
}
db.numbers.insert(arr);
参数说明:
- document:要写入的文档。
- writeConcern:写入策略,默认为 1,即要求确认写操作,0 是不要求。
- ordered:指定是否按顺序写入,默认 true,按顺序写入。
实例
以下文档可以存储在 MongoDB 的 runoob 数据库 的 col 集合中:
>db.col.insert({title: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菜鸟教程',
url: 'http://www.runoob.com',
tags: ['mongodb', 'database', 'NoSQL'],
likes: 100
})
以上实例中 col 是我们的集合名,如果该集合不在该数据库中, MongoDB 会自动创建该集合并插入文档。
查看已插入文档:
> db.col.find()
{ "_id" : ObjectId("56064886ade2f21f36b03134"),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
我们也可以将数据定义为一个变量,如下所示:
> document=({title: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菜鸟教程',
url: 'http://www.runoob.com',
tags: ['mongodb', 'database', 'NoSQL'],
likes: 100
});
执行后显示结果如下:
{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执行插入操作:
> db.col.insert(document)
WriteResult({ "nInserted" : 1 })
>
插入文档你也可以使用 db.col.save(document) 命令。如果不指定 _id 字段 save() 方法类似于 insert() 方法。如果指定 _id 字段,则会更新该 _id 的数据。
MongoDB 更新文档
MongoDB 使用 update() 和 save() 方法来更新集合中的文档。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来看下两个函数的应用及其区别。
update() 方法
update() 方法用于更新已存在的文档。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update(
<query>,
<update>,
{
upsert: <boolean>,
multi: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query : update的查询条件,类似sql update查询内where后面的。
update : update的对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符(如$,$inc...)等,也可以理解为sql update查询内set后面的
upsert : 可选,这个参数的意思是,如果不存在update的记录,是否插入objNew,true为插入,默认是false,不插入。
multi : 可选,mongodb 默认是false,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条记录,如果这个参数为true,就把按条件查出来多条记录全部更新。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实例
我们在集合 col 中插入如下数据:
>db.col.insert({
title: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菜鸟教程',
url: 'http://www.runoob.com',
tags: ['mongodb', 'database', 'NoSQL'],
likes: 100
})
修改1条
接着我们通过 update() 方法来更新标题(title):
>db.col.update({'title':'MongoDB 教程'},{$set:{'title':'MongoDB'}})
WriteResult({ "nMatched" : 1, "nUpserted" : 0, "nModified" : 1 }) # 输出信息
> db.col.find().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4f89ade2f21f36b03136"),
"title" : "MongoDB",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
可以看到标题(title)由原来的 "MongoDB 教程" 更新为了 "MongoDB"。
修改多条
以上语句只会修改第一条发现的文档,如果你要修改多条相同的文档,则需要设置 multi 参数为 true。
db.col.update({'title':'MongoDB 教程'},{$set:{'title':'MongoDB'}},{multi:true})
save() 方法
save() 方法通过传入的文档来替换已有文档,_id 主键存在就更新,不存在就插入。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save(
<document>,
{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 document : 文档数据。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实例
以下实例中我们替换了 _id 为 56064f89ade2f21f36b03136 的文档数据:
>db.col.save({
"_id" : ObjectId("56064f89ade2f21f36b03136"),
"title" : "MongoDB",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Runoob",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NoSQL"
],
"likes" : 110
})
替换成功后,我们可以通过 find() 命令来查看替换后的数据
>db.col.find().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4f89ade2f21f36b03136"),
"title" : "MongoDB",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Runoob",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NoSQL"
],
"likes" : 110
}
更多实例
只更新第一条记录: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1 } } , { $set : { "test2" : "OK"} } );
全部更新: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3 } } , { $set : { "test2" : "OK"} },false,true );
只添加第一条: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4 } } , { $set : { "test5" : "OK"} },true,false );
全部添加进去: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5 } } , { $set : { "test5" : "OK"} },true,true );
全部更新: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15 } } , { $inc : { "count" : 1} },false,true );
只更新第一条记录:
db.col.update( { "count" : { $gt : 10 } } , { $inc : { "count" : 1} },false,false );
MongoDB 删除文档
在前面的几个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 MongoDB 中如何为集合添加数据和更新数据。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继续学习 MongoDB 集合的删除。
MongoDB remove() 函数是用来移除集合中的数据。
MongoDB 数据更新可以使用 update() 函数。在执行 remove() 函数前先执行 find() 命令来判断执行的条件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
语法
remove() 方法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remove(
<query>,
<justOne>
)
如果你的 MongoDB 是 2.6 版本以后的,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remove(
<query>,
{
justOne: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 query :(可选)删除的文档的条件。
- justOne : (可选)如果设为 true 或 1,则只删除一个文档,如果不设置该参数,或使用默认值 false,则删除所有匹配条件的文档。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实例
- 以下文档我们执行两次插入操作:
>db.col.insert({title: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菜鸟教程',
url: 'http://www.runoob.com',
tags: ['mongodb', 'database', 'NoSQL'],
likes: 100
})
- 使用 find() 函数查询数据:
> db.col.find()
{ "_id" : ObjectId("56066169ade2f21f36b03137"),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 "_id" : ObjectId("5606616dade2f21f36b03138"),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 接下来我们移除 title 为 'MongoDB 教程' 的文档:
>db.col.remove({'title':'MongoDB 教程'})
WriteResult({ "nRemoved" : 2 }) # 删除了两条数据
>db.col.find()
…… # 没有数据
- 如果你只想删除第一条找到的记录可以设置 justOne 为 1,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_NAME.remove(DELETION_CRITERIA,1)
- 如果你想删除所有数据,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类似常规 SQL 的 truncate 命令):
>db.col.remove({})
>db.col.find()
MongoDB 查询文档
MongoDB 查询文档使用 find() 方法。
find() 方法
find() 方法以非结构化的方式来显示所有文档。
语法
MongoDB 查询数据的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find(query, projection)
- query :可选,使用查询操作符指定查询条件
- projection :可选,使用投影操作符指定返回的键。查询时返回文档中所有键值, 只需省略该参数即可(默认省略)。
如果你需要以易读的方式来读取数据,可以使用 pretty() 方法,语法格式如下:
>db.col.find().pretty()
pretty() 方法以格式化的方式来显示所有文档。
实例
以下实例我们查询了集合 col 中的数据:
> db.col.find().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3f17ade2f21f36b03133"),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除了 find() 方法之外,还有一个 findOne() 方法,它只返回一个文档。
补充一下 projection 参数的使用方法
若不指定 projection,则默认返回所有键,指定 projection 格式如下,有两种模式
db.collection.find(query, {title: 1, by: 1}) // inclusion模式 指定返回的键,不返回其他键
db.collection.find(query, {title: 0, by: 0}) // exclusion模式 指定不返回的键,返回其他键
_id 键默认返回,需要主动指定 _id:0 才会隐藏
两种模式不可混用(因为这样的话无法推断其他键是否应返回)
db.collection.find(query, {title: 1, by: 0}) // 错误
只能全1或全0,除了在inclusion模式时可以指定_id为0
db.collection.find(query, {_id:0, title: 1, by: 1}) // 正确
MongoDB 与 RDBMS Where 语句比较
如果你熟悉常规的 SQL 数据,通过下表可以更好的理解 MongoDB 的条件语句查询:
| 操作 | 格式 | 范例 | RDBMS中的类似语句 |
|---|---|---|---|
| 等于 | {<key>:<value>} |
db.col.find({"by":"菜鸟教程"}).pretty() |
where by = '菜鸟教程' |
| 小于 | {<key>:{$lt:<value>}} |
db.col.find({"likes":{$lt:50}}).pretty() |
where likes < 50 |
| 小于或等于 | {<key>:{$lte:<value>}} |
db.col.find({"likes":{$lte:50}}).pretty() |
where likes <= 50 |
| 大于 | {<key>:{$gt:<value>}} |
db.col.find({"likes":{$gt:50}}).pretty() |
where likes > 50 |
| 大于或等于 | {<key>:{$gte:<value>}} |
db.col.find({"likes":{$gte:50}}).pretty() |
where likes >= 50 |
| 不等于 | {<key>:{$ne:<value>}} |
db.col.find({"likes":{$ne:50}}).pretty() |
where likes != 50 |
MongoDB AND 条件
MongoDB 的 find() 方法可以传入多个键(key),每个键(key)以逗号隔开,即常规 SQL 的 AND 条件。
语法格式如下:
>db.col.find({key1:value1, key2:value2}).pretty()
实例
以下实例通过 by 和 title 键来查询 菜鸟教程 中 MongoDB 教程 的数据
> db.col.find({"by":"菜鸟教程", "title":"MongoDB 教程"}).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3f17ade2f21f36b03133"),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以上实例中类似于 WHERE 语句:WHERE by='菜鸟教程' AND title='MongoDB 教程'
MongoDB OR 条件
MongoDB OR 条件语句使用了关键字 $or,语法格式如下:
>db.col.find(
{
$or: [
{key1: value1}, {key2:value2}
]
}
).pretty()
实例
以下实例中,我们演示了查询键 by 值为 菜鸟教程 或键 title 值为 MongoDB 教程 的文档。
>db.col.find({$or:[{"by":"菜鸟教程"},{"title": "MongoDB 教程"}]}).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3f17ade2f21f36b03133"),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AND 和 OR 联合使用
以下实例演示了 AND 和 OR 联合使用,类似常规 SQL 语句为: 'where likes>50 AND (by = '菜鸟教程' OR title = 'MongoDB 教程')'
>db.col.find({"likes": {$gt:50}, $or: [{"by": "菜鸟教程"},{"title": "MongoDB 教程"}]}).pretty()
{
"_id" : ObjectId("56063f17ade2f21f36b03133"),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database",
"NoSQL"
],
"likes" : 100
}
如果是 qty 大于 50 小于 80 不能这样写:
db.posts.find( { qty: { $gt: 50 }, qty: { $lt: 80 } } )
应该这样:
db.posts.find( { qty: { $gt: 50 ,$lt: 80}} )
若不想指定查询条件参数 query 可以 用 {} 代替,但是需要指定 projection 参数:
querydb.collection.find({}, {title: 1})
上面没讲清楚查询时的 projection 使用。
/ 其中projection中,入参格式为{columnA : 0/1,columnB : 0/1}
db.collection.find(query, projection)
columnA 和 columnB 表示你要查询的表中的字段,0/1 表示取或不取。
如:{title:1},表示查询出的每条记录中只显示 title 字段内容。{description:0},表示查询出的每条记录中不显示 description 字段内容(其他字段都展示)。
注:_id(主键)字段默认为 1,可指定 {_id:0} 来不输出 _id 字段值。
MongoDB 条件操作符
描述
条件操作符用于比较两个表达式并从mongoDB集合中获取数据。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在MongoDB中使用条件操作符。
MongoDB中条件操作符有:
(>) 大于 - $gt
(<) 小于 - $lt
(>=) 大于等于 - $gte
(<= ) 小于等于 - $lte
我们使用的数据库名称为"runoob" 我们的集合名称为"col",以下为我们插入的数据。
为了方便测试,我们可以先使用以下命令清空集合 "col" 的数据:
db.col.remove({})
插入以下数据
>db.col.insert({
title: 'PHP 教程',
description: 'PHP 是一种创建动态交互性站点的强有力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by: '菜鸟教程',
url: 'http://www.runoob.com',
tags: ['php'],
likes: 200
})
> db.col.find()
{ "_id" : ObjectId("56066542ade2f21f36b0313a"), "title" : "PHP 教程", "description" : "PHP 是一种创建动态交互性站点的强有力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php" ], "likes" : 200 }
{ "_id" : ObjectId("56066549ade2f21f36b0313b"), "title" : "Java 教程", "description" : "Java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java" ], "likes" : 150 }
{ "_id" : ObjectId("5606654fade2f21f36b0313c"),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 "likes" : 100 }
MongoDB (>) 大于操作符 - $gt
如果你想获取 "col" 集合中 "likes" 大于 100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col.find({likes : {$gt : 100}})
类似于SQL语句:
Select * from col where likes > 100;
MongoDB(>=)大于等于操作符 - $gte
如果你想获取"col"集合中 "likes" 大于等于 100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col.find({likes : {$gte : 100}})
类似于SQL语句:
Select * from col where likes >=100;
MongoDB (<) 小于操作符 - $lt
如果你想获取"col"集合中 "likes" 小于 150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col.find({likes : {$lt : 150}})
类似于SQL语句:
Select * from col where likes < 150;
MongoDB (<=) 小于等于操作符 - $lte
如果你想获取"col"集合中 "likes" 小于等于 150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col.find({likes : {$lte : 150}})
类似于SQL语句:
Select * from col where likes <= 150;
MongoDB 使用 (<) 和 (>) 查询 - $lt 和 $gt
如果你想获取"col"集合中 "likes" 大于100,小于 200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b.col.find({likes : {$lt :200, $gt : 100}})
类似于SQL语句:
Select * from col where likes>100 AND likes<200;
一些简写说明:
$gt -------- greater than >
$gte --------- gt equal >=
$lt -------- less than <
$lte --------- lt equal <=
$ne ----------- not equal !=
$eq -------- equal =
模糊查询
查询 title 包含"教"字的文档:
db.col.find({title:/教/})
查询 title 字段以"教"字开头的文档:
db.col.find({title:/^教/})
查询 titl e字段以"教"字结尾的文档:
db.col.find({title:/教$/})
mongoDb3.2 以上版本新增了位运算进行计算;将数字转换成二进制后,按位进行位运算:
bit 1 1 1 1 1 1 1 1 共8位
position 7 6 5 4 3 2 1 0 找到指定位数
$bitsAllClear 所有指定为都为 0。
db.user.find({"bitData":{$bitsAllClear:[1,4]}}) 将二进制的第 2 位以及第 5 位上为 0 的匹配出来。
$bitsAllSet 所有指定的都为 1。
db.user.find({"bitData":{$bitsAllSet:[1,4]}}) 将二进制的第 2 位以及第 5 位上为 1 的匹配出来。
$bitsAnyClear 任意一位都为 0 的匹配出来与 $bitsAllClear 一致。
$bitsAnySet 任意一位都为 1 的匹配出来与 $bitsAllSet 一致。
还有一种就是直接通过数字进行位运算 即位语言运算符中的 & 一致。
db.user.find({"bitData":{$bitsAllClear:8}}) 即 bitData 这个列与 8 数字进行 & 位运算结果为 0 的显示出来。
db.user.find({"bitData":{$bitsAllSet:8}}) 即 bitData 这个列与 8 数字进行 & 位运算结果不为 0 的显示出来。
通过数字进行计算的话:
$bitsAllClear 与 $bitsAnyClear 一致。
$bitsAllSet 与 $bitsAnySet一致。
MongoDB $type 操作符
描述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继续讨论MongoDB中条件操作符 $type。
$type操作符是基于BSON类型来检索集合中匹配的数据类型,并返回结果。
MongoDB 中可以使用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 类型 | 数字 | 备注 |
|---|---|---|
| Double | 1 | |
| String | 2 | |
| Object | 3 | |
| Array | 4 | |
| Binary data | 5 | |
| Undefined | 6 | 已废弃。 |
| Object id | 7 | |
| Boolean | 8 | |
| Date | 9 | |
| Null | 10 | |
| Regular Expression | 11 | |
| JavaScript | 13 | |
| Symbol | 14 | |
| JavaScript (with scope) | 15 | |
| 32-bit integer | 16 | |
| Timestamp | 17 | |
| 64-bit integer | 18 | |
| Min key | 255 | Query with -1. |
| Max key | 127 |
MongoDB 操作符 - $type 实例
如果想获取 "col" 集合中 title 为 String 的数据,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数据如下:
> db.col.find()
{ "_id" : ObjectId("56066542ade2f21f36b0313a"), "title" : "PHP 教程", "description" : "PHP 是一种创建动态交互性站点的强有力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php" ], "likes" : 200 }
{ "_id" : ObjectId("56066549ade2f21f36b0313b"), "title" : "Java 教程", "description" : "Java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java" ], "likes" : 150 }
{ "_id" : ObjectId("5606654fade2f21f36b0313c"),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 "likes" : 100 }
db.col.find({"title" : {$type : 2}})
或
db.col.find({"title" : {$type : 'string'}})
MongoDB Limit与Skip方法
MongoDB Limit() 方法
如果你需要在MongoDB中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可以使用MongoDB的Limit方法,limit()方法接受一个数字参数,该参数指定从MongoDB中读取的记录条数。
语法
limit()方法基本语法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_NAME.find().limit(NUMBER)
实例
集合 col 中的数据如下:
{ "_id" : ObjectId("56066542ade2f21f36b0313a"), "title" : "PHP 教程", "description" : "PHP 是一种创建动态交互性站点的强有力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php" ], "likes" : 200 }
{ "_id" : ObjectId("56066549ade2f21f36b0313b"), "title" : "Java 教程", "description" : "Java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java" ], "likes" : 150 }
{ "_id" : ObjectId("5606654fade2f21f36b0313c"),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 "likes" : 100 }
以下实例为显示查询文档中的两条记录:
> db.col.find({},{"title":1,_id:0}).limit(2)
{ "title" : "PHP 教程" }
{ "title" : "Java 教程" }
>
注:如果你们没有指定limit()方法中的参数则显示集合中的所有数据。
MongoDB Skip() 方法
我们除了可以使用limit()方法来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外,还可以使用skip()方法来跳过指定数量的数据,skip方法同样接受一个数字参数作为跳过的记录条数。
语法
skip() 方法脚本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_NAME.find().limit(NUMBER).skip(NUMBER)
实例
- 以下实例只会显示第二条文档数据
>db.col.find({},{"title":1,_id:0}).limit(1).skip(1)
{ "title" : "Java 教程" }
>
注:skip()方法默认参数为 0 。
db.col.find({},{"title":1,_id:0}).limit(2)
第一个 {} 放 where 条件,为空表示返回集合中所有文档。
第二个 {} 指定那些列显示和不显示 (0表示不显示 1表示显示)。
3.想要读取从 10 条记录后 100 条记录,相当于 sql 中limit (10,100)。
> db.COLLECTION_NAME.find().skip(10).limit(100)
以上实例在集合中跳过前面 10 条返回 100 条数据。
skip 和 limit 结合就能实现分页。
注意
补充说明skip和limit方法只适合小数据量分页,如果是百万级效率就会非常低,因为skip方法是一条条数据数过去的,建议使用where_limit
在查看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所有的资料都是这样说的:
不要轻易使用Skip来做查询,否则数据量大了就会导致性能急剧下降,这是因为Skip是一条一条的数过来的,多了自然就慢了。
这么说Skip就要避免使用了,那么如何避免呢?首先来回顾SQL分页的后一种时间戳分页方案,这种利用字段的有序性质,利用查询来取数据的方式,可以直接避免掉了大量的数数。也就是说,如果能附带上这样的条件那查询效率就会提高,事实上是这样的么?我们来验证一下:
这里我们假设查询第100001条数据,这条数据的Amount值是:2399927,我们来写两条语句分别如下:
b.test.sort({"amount":1}).skip(100000).limit(10) //183ms
db.test.find({amount:{$gt:2399927}}).sort({"amount":1}).limit(10) //53ms
结果已经附带到注释了,很明显后者的性能是前者的
limit(n) 是用来规定显示的条数,而 skip(n) 是用来在符合条件的记录中从第一个记录跳过的条数,这两个函数可以交换使用。
比如:find({},{age:1,_id:0}).limit(2).skip(1),在符合条件的文档中,要显示两条文档,显示的位置从跳过第一条记录开始。这样不是很好理解。
如果写成 find({},{age:1,_id:0}).skip(1).limit(2),在符合条件的文档中,先跳过第一条文档,然后显示两条文档,这样比较好理解。
麦乐歌兜
下面这个拿去命令框试,更好的体现这个 skip 到底是什么意思:
MongoDB 排序
MongoDB sort() 方法
在 MongoDB 中使用 sort() 方法对数据进行排序,sort() 方法可以通过参数指定排序的字段,并使用 1 和 -1 来指定排序的方式,其中 1 为升序排列,而 -1 是用于降序排列。
语法
sort()方法基本语法如下所示:
>db.COLLECTION_NAME.find().sort({KEY:1})
实例
col 集合中的数据如下:
{ "_id" : ObjectId("56066542ade2f21f36b0313a"), "title" : "PHP 教程", "description" : "PHP 是一种创建动态交互性站点的强有力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php" ], "likes" : 200 }
{ "_id" : ObjectId("56066549ade2f21f36b0313b"), "title" : "Java 教程", "description" : "Java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java" ], "likes" : 150 }
{ "_id" : ObjectId("5606654fade2f21f36b0313c"), "title" : "MongoDB 教程", "description" : "MongoDB 是一个 Nosql 数据库", "by" : "菜鸟教程", "url" : "http://www.runoob.com", "tags" : [ "mongodb" ], "likes" : 100 }
以下实例演示了 col 集合中的数据按字段 likes 的降序排列:
>db.col.find({},{"title":1,_id:0}).sort({"likes":-1})
{ "title" : "PHP 教程" }
{ "title" : "Java 教程" }
{ "title" : "MongoDB 教程" }
>
skip(), limilt(), sort()三个放在一起执行的时候,执行的顺序是先 sort(), 然后是 skip(),最后是显示的 limit()。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