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书笔记

1.重构第一步骤:建立可靠的测试环境

2.两顶帽子:添加新功能和重构,是开发软件时经常切换的模式

3.重构的时机:最常见的重构时机就是添加新功特性的时候,一旦完成重构,新特性的添加就会更快速、更流畅

4.把未完成的重构工作(赶进度的代码)形容为“债务”,很多公司都需要借债来使自己更有效的运转。代价是需要付利息,维护和扩展的额外成本。

5.不需要做过重的预先设计,此刻只需要得到一个足够合理的解决方案,然后随着时间对业务和理解的加深,重构就好。

6.关于性能:需要先使用一个度量工具,来发现“热点” ,再修改它

 

 

重构技巧:

1.修改接口:让旧接口调用新接口。

2.打上deprecated标记

3.不要过早发布接口

 

发现坏代码的味道(哪些地方需求重构):

1.重复代码:合并重复代码

2.过长函数:拆分成小的函数

3.过大的类:拆

4.过长参数列表:封装成对象

5.发散式的变化:代码的扩展性强

6.散弹式修改:把要修改的代码聚合在一处

7.依赖情结:代码解耦

8.数据泥团:代码抽象成对象

9.基本类型偏执:用对象,代替基本类型的组合

10.switch惊悚现身:用多态代替

......

总结:重复劳动、冗余代码

posted @ 2016-11-16 16:07  系统攻城狮  阅读(28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