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ocketMQ限流策略与Sentinel方案对比 RocketMQ限流策略与Sentinel方案对比 思维路线导读 本文将从RocketMQ和Sentinel两种限流方案的特点和控制粒度出发,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限流实现机制,最后进行全面的方案对比。我们将遵循"方案介绍→特点分析→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 RocketMQ存储设计 —— 效率与可靠性的工程哲学 ️ RocketMQ存储设计 —— 效率与可靠性的工程哲学 重点内容总结 核心观点 RocketMQ的存储设计体现了效率与可靠性权衡的工程哲学,通过顺序写优先策略实现高性能,体现了业务场景驱动技术选型的智慧。 关键要点 存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ocketMQ消息类型与实现策略 RocketMQ消息类型与实现策略 核心内容速查表 消息类型 关键特性 实现策略 适用场景 普通消息 异步、无序、高性能 多队列负载均衡 日志、通知、异步处理 有序消息 顺序保证、单队列 单线程生产消费 订单状态、业务流程 延时消息 延迟投递、定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背压机制 —— MQ与线程池协调桥梁 背压机制 —— MQ与线程池协调桥梁 核心问题分析 问题现象(基于CSDN文章) MQ消费端使用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8)创建线程池,当消息处理速度 < 消息到达速度时,无界队列无限增长,最终导致: 线程池队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ocketMQ幂等性设计:推迟到业务层处理 RocketMQ幂等性设计:推迟到业务层处理 ⚠️ ** 核心要点强调 - 必读必懂 ** ** 幂等性设计的核心思想:推迟到业务层处理** ** 关键理解**: RocketMQ 不内置幂等性保证 幂等性必须在业务层实现 这是设计哲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JetBrains 2024开发者生态调查报告推荐 JetBrains 2024开发者生态调查报告推荐 ** 报告链接**:https://www.jetbrains.com/zh-cn/lp/devecosystem-2024/ 报告来源与权威性 ** 关于JetBrain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2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自动创建Topic与Broker负载均衡冲突 自动创建Topic与Broker负载均衡冲突 问题核心原因(简单版) 1. 自动创建Topic的机制 当Producer第一次发送消息到不存在的Topic时 RocketMQ会用默认的TBW102 Topic作为模板 从所有开启自动创建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ocketMQ部署模式导航 RocketMQ部署模式导航 思维路线导读 本文作为RocketMQ部署模式的快速导航指南,帮助你在官方详细文档的基础上快速理解部署模式的选择逻辑和核心机制。我们重点关注: 部署模式选择逻辑:什么场景选择什么模式 核心机制解析:高可用、故障转移等关键技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架构师2025第一季》深度概览与推荐 《架构师2025第一季》深度概览与推荐 ** 报告来源:InfoQ 极客邦科技出品 ** 发布时间:2025年第一季 ** 页数:约200+页 ** 主题:Agentic AI 软件革命与技术生态重塑 报告来源与权威性 ** 关于InfoQ**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3:58 吾以观复 阅读(2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分布式锁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Redis分布式锁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关键时间节点 Redis 2.8之前:setnx + expire 两步操作,存在原子性问题 Redis 2.8+:SET key value EX seconds NX 原子命令,解决核心问题 后续发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 vs ElasticSearch 搜索性能对比 Redis vs ElasticSearch 搜索性能对比 思维路线导读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哲学→技术实现四个维度深入分析RedisSearch和ElasticSearch的本质差异。通过理解两者的设计哲学,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IO多路复用与并发编程发展史 IO多路复用与并发编程发展史 【思维路线图】 ** 本文主旨:** 本笔记通过“时间演进”与“权责划分”两大核心视角,深度剖析操作系统并发编程的宏大图景。它旨在探究各种并发模型“是什么”,并追问其“为什么”会以特定形态出现,最终聚焦于IO多路复用技术,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 高性能设计哲学 Redis 高性能设计哲学 【阅读导航:思维路线】 在深入探索 Redis 的世界之前,我们先建立一张思维地图。本篇笔记不仅会告诉你 Redis 是什么,更会带你思考为什么它是这样设计的。读完本篇,你将能够: 洞察本质: 理解 Redis 设计的"第一性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大事件(8.0回归开源) Redis大事件(8.0回归开源) Redis大事件(8.0回归开源) 2009年:Redis诞生 Salvatore Sanfilippo antirez 创建Redis,用于开发实时网络日志分析器。Redis的意思是"远程词典服务器"(Rem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日常使用与性能排查指南 Redis日常使用与性能排查指南 草稿内容 常用命令: info指令 9大块 slowlog慢日志命令 使用规范 key可读性命名 value的大小控制 对于较大的数据,考虑压缩后存入 使用scan代替 keys * SDK使用规范: 使用长连接和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AI共创 - 速查Tips AI共创 - 速查Tips 核心构建思想 Focus Value 原则 ** 论据强化** - 要求AI搜索相关文档资料,形成有依据的结论,避免空泛表述 ** 持续共创** - 单次对话难达深度,需要多轮人类-AI协作,逐步迭代完善 ** 方案多样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缓存与数据库的协调策略【缓存更新时机】 缓存与数据库的协调策略【缓存更新时机】 思维路线简介 ** Focus Value原则应用**:本文将从设计哲学层面理解缓存更新策略,通过历史演进、技术对比、实际案例来形成有依据的结论,避免空泛表述。 思考路径:缓存架构演进 → 设计哲学分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 Redis持久性:从设计哲学到技术实现 ️ Redis持久性:从设计哲学到技术实现 导读:思考路径与内容概述 历史背景 → 设计目标 → 设计哲学 → 技术实现 - 从Redis持久性设计哲学层面理解落地实践 文章内容概览与核心观点 ** 历史演进**:Redis 2009-2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7 吾以观复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Redis缓存防护技术发展历史 Redis缓存防护技术发展历史 导读:思考路径与内容概述 ** 历史演进**:Redis 2009-2023年缓存防护技术发展历程 重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再到智能防护的技术演进 观点:缓存防护技术的发展反映了从"救火"到"防火"再到"预测"的思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6 吾以观复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关联知识库: 警惕AI的附和行为 警惕AI的"附和"行为 核心问题识别 AI的"附和"行为特征 缺乏独立判断:AI会顺着用户的话往下讲 无法验证真伪:无法判断事情的对错与否 容易"附和":倾向于认同用户观点而不是客观分析 常见陷阱场景 AI说"这个想法很好" → 但无法说明具体好在哪里 AI说"这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8-22 22:56 吾以观复 阅读(8)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