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类传感器原理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热成像相机以及可见光相机都是接收电磁波的传感器,本质上他们都属于电磁波类传感器。

电磁波有波粒二相性,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探测范围越广,绕射能力越强,能量越低。

需要说明一点,这类传感器中,粒子描述物体的尺度是很小的,波描述物体的尺度是较大的,所以粒子性由弱往强,可以看到传感器的分辨率在不断上升,具体一点,毫米波雷达只能输出几个点,激光雷达可以输出几万个点,热成像相机有几十万个像素,而可见光像素至少有几百万个像素。

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有三种情况,一般同时发生,分别为反射、绕射和穿透。波长越长,障碍物的间隙越窄,越容易绕射。反之,则透射。介于两者之间,则反射。

波长一定时,物体越质密,越无法穿透,则会发生反射或电离,这也是铅可以用于隔离辐射的原因之一。

电磁波类传感器主要是接收反射信号,因此要求信号波长要适中,其波长太长容易绕射,太短则直接穿透。

但是信号反射能力过于优良,则遇到雨水等就会反射,其抗干扰能力会下降。

 

posted @ 2024-07-16 10:43  澳大利亚树袋熊  阅读(10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