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 爱丁顿数 (25分)
题目
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很喜欢骑车。据说他为了炫耀自己的骑车功力,还定义了一个“爱丁顿数” E ,即满足有 E 天骑车超过 E 英里的最大整数 E。据说爱丁顿自己的 E 等于87。
现给定某人 N 天的骑车距离,请你算出对应的爱丁顿数 E(≤N)。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 N (≤10^5),即连续骑车的天数;第二行给出 N 个非负整数,代表每天的骑车距离。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给出 N 天的爱丁顿数。
输入样例:
10
6 7 6 9 3 10 8 2 7 8
输出样例:
6
解析
首先要准确理解爱丁顿数是什么,即满足E天超过E公里的最大整数E,比如我有8天超过8,那么一定有5天超过5,这时候最大的是8,再如有8天大于5,一定满足5天大于5,爱丁顿数是5所以我们分析得爱丁顿数得特征:是天数与公里数最小得那个
假如我骑8天,那么爱丁顿数最大是8,表示它受天数制约,如果这8天每天都大于8,我们应该输出8,而不是某公里数
这里我们可以很快想到排序来做s保存每天骑的距离,由大到小排序,数组下标表示前面有几个数,即有几天大于此处的公里数,当s[i] > i + 1,说明有i+1天大于s[i](i从0开始),于是就继续一天一天往后看,只要s[i] > i +1,天数一直比公里数小得同时天数在增加,那么爱丁顿数就一直在变大
当s[i] <= i+1时说明增加了一天却让爱丁顿数可能不变或者变小(根据爱丁顿数得特征),这时候就退出循环,i就是最大得爱丁顿数👌
答案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th.h>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100001];
int main(){
int n,re = 0,i;
cin >> n;
for(int i = 0 ; i < n ; i ++){
scanf("%d",s+i);
}
sort(s,s+n,[](int a,int b)->bool{return a > b;});
for( i = 0 ; i < n ; i ++){
if(s[i] <= i + 1){
re = i;
break;
}
}
cout << i << en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