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 计算机网络(第4版)-(ch1-2)
第1章 计算机网概述
1. 最经典的模型: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该模型就是客户机上的一个进程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程. 然后服务器进程对接收到的信息作出相应, 将应答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客户进程.
2. 网络硬件

3. 广播网络:

广播(broadcasting),多播(multicasting)
4. 局域网
局域网是专有网络.
两种主要的广播式网络:总线型和环型

以太网(IEEE 802.3)

IBM令牌环 (IEEE802.5)

5. 广域网
广域网中的主机(host)通过通信子网(subnet)进行连接.在大多数的广域网中, 子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传输线和交换单元(路由器).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子网:

路由器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存储-转发或者说分组交换

6. 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主要分为三类:
系统互联, 无线LAN和无线WAN
系统互联是通过短距离的无线电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比如蓝牙.

无线LAN: 无线LAN中有很多的计算机, 每一个计算机都一个无线电调制解调器和天线.
无线LAN有一个标准IEEE802.11
7. 网络软件
协议protocol: 是双方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
相邻层之间的是接口, 接口定义的是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一个特定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成为协议栈.
8. 网络的分成设计

9. 多路复用与多路解复用

10. 服务原语

11. 服务与协议之间的关系

12. 两种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OSI模型中的服务,接口与协议

两个模型的比较:

13. TCP/IP模型的缺点

14. 重要的网络实例
Internet, ATM, 以太网(局域网), 无线LAN
15. Internet互联网
Internet体系结构

16. 面向连接的网络: X.25, 帧中继和ATM

ATM异步传输模式
ATM网络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发送一个分组以便建立连接.

ATM虚电路

ATM中将传输的信息放在固定长度的信元中进行传输,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包括5个字节的头和48字节的有效载荷.
ATM参考模型

ATM子层

17. 以太网

同轴电缆的传输限制是500米, 500米之后就需要中继器.
多支路电缆

以太网 802.3 令牌总线802.4 令牌环802.5 曾经有过一场竞争,后来以太网赢了

18 无线LAN:802.11 WiFi
有基站模式和无基站模式(ad hoc网络)

802.11标准的制定过程
IEEE委员会决定802.11与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上保持兼容。但是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无线LAN与以太网有一些本质的区别。
首先,以太网上的计算机在传输数据之前是在一直的监听以太(即电缆)的状况,只有当以太空闲的时候,计算机才开始传输数据。但是对一无线LAN,这种思路却不是很好。
第二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无线信号遇到固体对象时候的反射现象,所以同样的无线信号可能被受到多次(沿着不同的路径)。"多径衰减"现象。
第三个问题是,大量的软件并不知道这种移动性。
第四个问题是,基站之间的移交机制。
802.11a使用了一个比802.11更宽的频段,速率可达54Mbps, 802.11b使用和802.11相同的频段,但是使用了不同的调制技术,速率达到11Mbps(超过了以太网的最初速率)
802.11g使用了802.11a的调制技术,但是采用了802.11b的频段。

19. 标准化组织
802工作组

第2章 物理层
第1节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1. 带宽

带宽的限制

2. 二进制信号和频谱

3. 数据传输率与谐波之间的关系



4.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尼奎斯特定理

香农定理

第2节 有导向的传输介质
1. 双绞线
双绞线之所以要绞在一起是因为两根平行的线会构成一个很好的天线。当两根线绞在一起之后,不同电线产生的干扰会相互地笑,所以电线的辐射就会显著的减弱。

2. 同轴电缆
3. 光纤
第3节 无线传输
第 5节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1.电话交换网络

2. 电话系统

3. 调制解调器



带宽,波特, 码元, 位传输率

调制技术


V.32 与 V.34


调制解调器为什么在33.6kbps停住了?


4. 数字用户线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频分多路复用

ADSL的速度

ADSL每条信道内部使用的调制方案类似V.34, 但是不同的信道可能有不同的数据传输率.

ADSL的部署



5. 固定的无线系统: 无线本地回路
LMDS 802.16

6. 干路和多路复用
FDM 频分多路复用 TDM 时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只是频分多路复用在极高频率上的应用。

7. 电话系统中的两种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CDMA-码分多路复用

GPRS

WCDMA与CDMA2000

本章总结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