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5分作用、UML图、基础

1、类:实体类、接口类(边界类)、控制类

2、面对对象建模:用例模型、分析模型

image

3、面向对象设计:主要由顶层架构图、用例与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

  设计模式包含:以包图表示的软件体系结构图、以交互图表示的用例实现图、完整精准的类图、针对复杂对象的状态图和以描述流程化处理过程的活动图。

4、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开放-封闭原则(可扩展但不可修改)、里氏替换(子类可以替换基类)、依赖倒置、组合/聚合复用(少用继承)、接口隔离原则、最少知识原则(迪米特法则,低耦合)

5、UML关系:泛化(子类/父类)、依赖、组合、聚合

  image

6、 4+1视图:逻辑视图(设计视图,静态类、包)、进程视图(线程、进程、并发、同步)、实现视图(代码开发)、部署视图。用例视图(需求分析)。

7、设计模式:

    创建型:工厂、抽象工厂、原型、单例、构造器;

    结构型:适配器(兼容性接口转换)、桥接(抽象和实现分离)、组合、装饰(动态附加职责)、外观(对外统一接口)、亨元(细粒度、共享)、代理

    行为型:责任链(传递)、命令(可撤销)、解释器(虚拟机、自定义)、迭代器(不暴露内部细节)、中介者(不直接引用)、备忘录(保存、恢复)、观察着模式(通知、自动更新,微信公众号)、状态模式(状态变成类)、策略模式(算法替换,封装可替换工具类)、模板方法模式、访问者模式(数据操作分离)。

 

posted on 2025-09-10 09:22  程序员丁先生  阅读(1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