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栈计算算数表达式的值
一朋友去有道面试,面试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从字符串形式的算术表达式中求出其值”。面试完后和几个朋友讨论后一开始认为需要采用双栈法,后来发现双栈法有缺陷,后来提出采用中缀转后缀的方法。在总结两种方法后得出了本文中的解法。
首先说一下中缀转后缀,引用http://blog.csdn.net/sgbfblog/article/details/8001651
一、后缀表达式求值
后缀表达式也叫逆波兰表达式,其求值过程可以用到栈来辅助存储。假定待求值的后缀表达式为:6 5 2 3 + 8 * + 3 + *,则其求值过程如下:
1)遍历表达式,遇到的数字首先放入栈中,此时栈如下所示:

2)接着读到“+”,则弹出3和2,执行3+2,计算结果等于5,并将5压入到栈中。

3)读到8,将其直接放入栈中。

4)读到“*”,弹出8和5,执行8*5,并将结果40压入栈中。而后过程类似,读到“+”,将40和5弹出,将40+5的结果45压入栈...以此类推。最后求的值288。
二、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
2.1)规则
中缀表达式a + b*c + (d * e + f) * g,其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则为a b c * + d e * f + g * +。
转换过程需要用到栈,具体过程如下:
1)如果遇到操作数,我们就直接将其输出。
2)如果遇到操作符,则我们将其放入到栈中,遇到左括号时我们也将其放入栈中。
3)如果遇到一个右括号,则将栈元素弹出,将弹出的操作符输出直到遇到左括号为止。注意,左括号只弹出并不输出。
4)如果遇到任何其他的操作符,如(“+”, “*”,“(”)等,从栈中弹出元素直到遇到发现更低优先级的元素(或者栈为空)为止。弹出完这些元素后,才将遇到的操作符压入到栈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只有在遇到" ) "的情况下我们才弹出" ( ",其他情况我们都不会弹出" ( "。
5)如果我们读到了输入的末尾,则将栈中所有元素依次弹出。
2.2)实例
规则很多,还是用实例比较容易说清楚整个过程。以上面的转换为例,输入为a + b * c + (d * e + f)*g,处理过程如下:
1)首先读到a,直接输出。
2)读到“+”,将其放入到栈中。
3)读到b,直接输出。
此时栈和输出的情况如下:

4)读到“*”,因为栈顶元素"+"优先级比" * " 低,所以将" * "直接压入栈中。
5)读到c,直接输出。
此时栈和输出情况如下:

6)读到" + ",因为栈顶元素" * "的优先级比它高,所以弹出" * "并输出, 同理,栈中下一个元素" + "优先级与读到的操作符" + "一样,所以也要弹出并输出。然后再将读到的" + "压入栈中。
此时栈和输出情况如下:

7)下一个读到的为"(",它优先级最高,所以直接放入到栈中。
8)读到d,将其直接输出。
此时栈和输出情况如下:

9)读到" * ",由于只有遇到" ) "的时候左括号"("才会弹出,所以" * "直接压入栈中。
10)读到e,直接输出。
此时栈和输出情况如下:

11)读到" + ",弹出" * "并输出,然后将"+"压入栈中。
12)读到f,直接输出。
此时栈和输出情况:

13)接下来读到“)”,则直接将栈中元素弹出并输出直到遇到"("为止。这里右括号前只有一个操作符"+"被弹出并输出。

14)读到" * ",压入栈中。读到g,直接输出。

15)此时输入数据已经读到末尾,栈中还有两个操作符“*”和" + ",直接弹出并输出。

至此整个转换过程完成。
然后介绍一下双栈法,引用http://www.cnblogs.com/mantgh/p/3973038.html
概述:
算术表达式可能是一个数、或者是由一个左括号、一个算术表达式、一个运算符、另一个算术表达式和一个右括号组成的表达式。为了简化问题,这里定义的是未省略括号的算术表达式,它明确地说明了所有运算符的操作数,形式如下:
(1+((2+3)*(4*5)))
思路:
表达式由括号、运算符和操作数构成,我们根据以下4中情况从左至右逐个将这些实体送入栈处理:
1.将操作数压入操作数栈;
2.将运算符压入运算符栈;
3.忽略左括号;
4.在遇到右括号时,弹出一个运算符,弹出所需数量的操作数,并将运算后的结果压入操作数栈;
在处理完最后一个右括号时,操作数栈上只会剩下一个值,它就是表达式的计算结果。这种方法咋一看难理解,但要证明它能计算得到正确的值很简单:
每当算法遇到一个括号包围,并由一个运算符和两个操作数组成的子式时,他都将运算符和操作数运算结果压入操作数栈。这样的结果就像是在输入中用这个值代替了该子表达式,因此用这个值代替子表达式得到的结果和原表达式相同。我们可以反复应用这个规律并得到一个最终值。
本文中的解法在计算结果的过程中采用双栈法,在操作符入库时采用中缀转后缀的思想,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String expr){ Stack<Double> num = new Stack<Double>(); Stack<Character> operator = new Stack<Character>(); double ret = 0; for (int i = 0; i < expr.length();) { if (expr.charAt(i)>='0' && expr.charAt(i)<='9') { int start = i; while (i < expr.length()&&expr.charAt(i)>='0' && expr.charAt(i)<='9') { i++; } num.push(Double.parseDouble(expr.substring(start, i))); continue; } if (expr.charAt(i) == '+' || expr.charAt(i) == '-'|| expr.charAt(i) == '*' || expr.charAt(i) == '/' || expr.charAt(i) == '(' || expr.charAt(i) == ')') { if (expr.charAt(i) == '(') { operator.push(expr.charAt(i)); }else if(expr.charAt(i) == ')'){ while (!operator.isEmpty()&&operator.peek() != '(') { double second = num.pop(); double first = num.pop(); ret = operator(first, second, operator.pop()); num.push(ret); } operator.pop(); }else { while (!operator.isEmpty()&&compareOperator(expr.charAt(i), operator.peek())<=0) { double second = num.pop(); double first = num.pop(); ret = operator(first, second, operator.pop()); num.push(ret); } operator.push(expr.charAt(i)); } } i++; } while (operator.size() > 0) { double second = num.pop(); double first = num.pop(); ret = operator(first, second, operator.pop()); num.push(ret); } return num.pop(); } private int compareOperator(char first,char second){ if (second == '(') { return 1; } int firstRank = 0; if (first == '+' || first == '-') { firstRank = 0; }else { firstRank = 1; } int secondRank = 0; if (second == '*' || second == '/') { secondRank = 1; }else { secondRank = 0; } return firstRank - secondRank; } private double operator(double first,double second,char operator){ double ret = 0; switch (operator) { case '+': ret = first + second; break; case '-': ret = first - second; break; case '*': ret = first*second; break; case '/': ret = first/second;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ret;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