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22 下一页
摘要: LSTM模型中使用ReLU作为隐藏层的激活函数和在最后一层使用线性激活函数,这两种做法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作用: ReLU激活函数在隐藏层: 目的: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激活函数的主要目的是引入非线性到神经网络中。在深度学习模型中,非线性是必要的,因为它帮助网络学习和表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9 17:19 辛宣 阅读(55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题目:FEED-FORWARD NETWORKS WITH ATTENTION CAN SOLVE SOME LONG-TERM MEMORY PROBLEMS” (Raffel 和 Ellis, 2016, p. 1) “带有注意力的前馈网络可以解决一些长期记忆问题” (Raffel 和 Ell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9 10:18 辛宣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ultistep ahead predi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solar greenhouse based on FAM-LSTM model 基于 FAM-LSTM 模型的日光温室温湿度多步提前预测 题目:“Multistep ahead p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8 20:18 辛宣 阅读(9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PyTorch中创建一个简单的残差学习层(Residual Block)涉及到定义一个继承自torch.nn.Module的类。残差学习层通常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卷积层,以及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允许输入直接传递到后续层。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它定义了一个包含两个卷积层的残差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7 19:44 辛宣 阅读(6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pcc PCC指标,即Pearson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它是一种最常用的相关系数,主要用于度量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线性相关)程度。其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计算公式: Pearson相关系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6 11:05 辛宣 阅读(115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核心区别 应用范围:自动编码器主要用于数据的压缩、重建和特征提取,而序列到序列模型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特别是在输入和输出都是长度可变的序列的情况下。 数据处理方式:自动编码器处理固定大小的输入和输出,而序列到序列模型处理的输入和输出通常是长度可变的序列。 任务类型:自动编码器更多用于无监督学习任务,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5 10:36 辛宣 阅读(26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PyCharm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调试工具,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快捷键Shift+F8来返回上一步。 但是我的f8需要按fn键,所以我的是,shift+ fn+ F8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22 08:48 辛宣 阅读(94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网站: https://v2rayse.co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1-09 19:55 辛宣 阅读(4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明白了,你说的是将模块集成到LSTM中以预测土壤湿度。除了注意力机制,以下是一些可以集成到LSTM模型中的其他模块: 卷积神经网络 (CNN):在LSTM之前添加卷积层,用于提取土壤湿度数据中的时空特征。 卷积-递归神经网络 (ConvLSTM):ConvLSTM结合了卷积和循环结构,适用于处理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0-31 09:09 辛宣 阅读(1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揭秘苹果手机IOS系统各种微信双开方式与对比「技术科普」 现如今一提到IOS系统多开、分身,很多人已经深恶痛绝了。我看了很多知乎相关的文章和问答,有很多人在某宝或者其他平台买过多开分身,结果都是用了两三个月就没办法用了,甚至用了一两周就用不了了,本文就好好的列举一下各种双开的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分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0-22 12:56 辛宣 阅读(4123)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