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概述
1.硬件
主机
CPU:ALU,CU
内存储器:ROM,RAM
外部设备
硬盘
输入
输出
其他
2.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程序语言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服务程序
应用软件

二、冯诺依曼:
输入、输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三、内存单位:
位、Byte,K,M,G,T,P,E,Z,Y,B,N,D

四、服务器配置
1.Intel 处理器
2.处理器的数量(配置2/最多2)
3.配置/内存 32GB1600MHzDDR3内存
4.硬盘
5.RAID卡 搭建RAID
6.网络 4个千兆以太网卡
7.光驱 DVD-ROM
8.整机保修时间
9.电源 标配双路(2个)热插拔电源
10.服务器的外观样式 4U机架式

五、CPU
主频:CPU工作的频率。Hz。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
外频:CPU与主板交换数据、指令的频率。
倍频:主频=外频*倍频
高速缓存:高速交换存储器。L1/2/3
内存总线速度:CPU外频。CPU与L2高速缓存和内存
之间的通信速度。
地址总线速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
物理地址空间。
六、CPU体系架构:
非X86服务器:RISC(精简指令集)或
EPIC(并行指令代码)处理器。适用于大型
的公司。
X86服务器:CISC(复杂指令集),PC
服务器。
七、刀片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
八、主板/内存
九、内存带宽-内存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率
单通道内存节制器是64-bit,8个二进制
相当于1个字节。字节就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
是DDR内存就乘以2.
内存带宽=内存总线频率*数据总线位数/8
十、硬盘
盘片
磁头
马达
参数:容量、转速、传输速率、缓存。
十一、存储网络
DAS-直接连接存储
SCSI,FC/数据块/磁盘与服务器分离,统一管理
数据分散,共享困难
NAS-网络连接存储:只能管理
IP/文件/文件服务器/扩展应用方便
不适合存储量大的块级应用
SAN-存储区域网络:可以读写
IP,FC,SAS/数据块/数据库/高扩展性
相对NAS成本较高,也复杂
十二、开发接口标准
ABI-应用程序与OS之间的底层接口。
API-源代码和库的接口。
POSIX-轻便式操作系统接口

用户界面
函数库
系统调用
内核
设备驱动
硬件

用户空间:简单的运算,不能直接调用系统资源,
必须通过系统接口(system call),才能想内核发指令
内核空间:是linux内核的运行空间,可以执行
任意命令,调用系统的一切资源

 

posted @ 2017-11-18 11:08  bobojames  阅读(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