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之AlexNet

AlexNet是2012年ImageNet比赛的冠军,将卷积神经网络重新拉入大众视野;
AlexNet取得较大突破(创新点):
(1)使用了relu非线性激活函数,网络训练时收敛速度更快;
(2)标准归一化LRN,活跃的神经元对它周边神经元的抑制,有助于增长泛化能力;
(3)Dropout函数,通过修改神经网络本身结构实现防止过拟合;
(4)数据增强,通过平移,翻转,加噪声等方法从已有数据中创造出一批“新”数据,减少过拟合;
(5)采用了重叠池化(移动步长小于池化窗口长度)max-pool,提高精度,防止过拟合;
(6)使用GPU加速,两台GPU服务器同时运行,提高训练速度;

AlexNet的历史意义:
将计算机视觉工作从繁重的特征工程中解脱出来,转向思考能够从数据中自动提取需要的特征,做到数据驱动。
注意:输入图像的尺寸需要resize为227*227*3,确保第一层卷积的感受野可以完全覆盖;

收获:理解该网络基本架构之后,在pycharm上尝试自己搭建,不同于以前的看他人建好的神经网络,当以为对卷积网络比较熟悉,动手写才知道有一些关键点自己根本没弄明白,仅仅是看只会流于表面,动手写才能贯彻。实际操作时很多细节的地方会有疏忽,包括tensorflow的变量定义指定参数,交叉熵,滑动平均的调用如何作用在可训练的参数上,运行会话时喂入神经网络数据时的规范。本次搭建网络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一个过程,不断尝试,报错,修改,这其中不论是对tensorflow还是对卷积网络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学习到的原理多实践出来,也许会不断出现问题,但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之处,进而学习解决,得到提高。

  

posted @ 2020-07-14 19:59  瞧七  阅读(3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