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呼兰河传》读后感

背景

作者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
《生死场》发表于1934年,《呼兰河传》发表于1940年。
日本侵略中华始于1931年,这一年标志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感受

我是读完《呼兰河传》,后读《生死场》。
《呼兰河传》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悲凉,就像那句“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它的悲是那种润物无声的悲,悲的没有《生死场》的惨烈。但是《呼兰河传》同时存在快乐的,虽然只是在后园,只是和爷爷在一起。
读完《呼兰河传》和《生气场》中,也能理解萧红的逃婚,如果所遇非人,可能正如小说中主人翁那样吧。其实在《生死场》中,有关于男人结婚前后的变化,这部分可能和萧军有关,有可能1934年两个人就存有隔阂。
另外还想说的是,《生死场》中后半部分描写一定与日本侵华有关。
《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中都对中国糟粕文化进行了抨击。

posted @ 2024-01-25 00:13  小海哥哥de  阅读(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