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知识点
事务
事务的特性
- 原子性: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 一致性:数据在事务操作前后都满足业务规则的约束
- 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
- 持久性:对数据的修改是永久的
truncate与delete
区别:
- truncate是DDL语句操作,delete是DML语句操作
- 简而言之(DDL是建库/建表/等语句;DML是增删改查语句)
- truncate不能回滚,delete可以回滚
- truncate清空表的自增id属性,从1重新开始记录,delete则不会
并发带来的问题
- 脏读:当一个事务对一个数据修改后还没提交数据库中时,另一个事务也访问了这个数据
- 丢失修改:一个事务修改数据时,另一个事务也修改了这个数据
-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多次读取同一个数据时 还没结束时,另一个数据页访问此是数据,导致两次读取的数据不一样
- 幻读:第一事务读取了几行数据,接着另一个事务插入了几行数据,,随后第一事务就会发现多了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数据
隔离级别
- READ-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允许读取尚未提交的数据变更,可能会导致脏读、幻读或不可重复读。
- READ-COMMITTED(读取已提交):允许读取并发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可以阻⽌脏读,但是幻读或不可重复读仍有可能发⽣。
- REPEATABLE-READ(可重复读):对同⼀字段的多次读取结果都是⼀致的,可以阻⽌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幻读仍有可能发⽣。
- SERIALIZABLE(可串⾏化):完全服从ACID,可以防⽌脏读、不可重复读以及幻读。
innoDB锁类型
行锁
id name score
1 aa 60
- 在会话
A事务中更新字段score=60时名字设为aaa - 在会话
B事务中,更新会话A同一行数据,将name设为a,会出现锁等待超时现象
间隙锁(Gap lock)
- 在RR隔离级别下,为了避免幻读,引入了Gap lock
- 但它只锁定行记录数据的范围,不包含本身,即不允许在此范围内插入任何数据
在RR级别下
id name score
1 aa 60
2 bb 70
3 cc 80
- 会话
A查询score<80的记录,在上面加了一个共享锁 - 会话
B往表中插入score=75的数据,但没插入成功,出现锁超时现象 - 在scor<80的这个区间内,不允许有任何数据插入
池化思想(或好处)
- 抵消每次获取资源的消耗,如创建线程的开销,获取远程连接的开销
- 比如去食堂打饭,每次阿姨都打好了,去了直接吃
InnoDB处理死锁
- 检测到死锁的循环依赖,立即返回一个错误
- 目前的处理办法是:将持有最少行级排它锁的事务进行回滚
MVCC
- 多版本并发控制(可以认为MVCC是行级锁的一个变种),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了加锁的操作,因此开销很低
- 实现:通过保存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快照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不管需要执行行多长时间,每个事物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MVCC分类
- 悲观并发控制和乐观并发控制
- 只在repeatable read(rr)和read committed(rc)两个隔离级别下工作
InnoDB
- 采用MVCC来支持高并发,默认级别是RR(可重复读),并且通过间隙锁策略防止幻读的出现
- 使用行锁,并且支持事务
MyISAM
- 对整张表进行加锁(表锁)
索引
- 排好序的快速查找数据结构
- 降低了数据库排序的成本
- 降低了数据库的IO成本
- 创建索引会占用空间
索引分类
- 单值索引:一个索引只包含单个列,一个表可以有多个单列索引
- 唯一索引:索引列的值必须唯一,但允许有空值
- 主键索引:定为主键后数据库会自动建立索引,innodb为聚簇索引
- 复合索引:即一个索引包含多个列
B+和B树
B+树中每个记录的查找时间基本是一样的,都需要从根节点走到叶子节点,而且在叶子节点中还要再比较关键
字。从这个角度看 B树的性能好像要比 B+树好,而在实际应用中却是 B+树的性能要好些。
因为 B+树的非叶子节点不存放实际的数据, 这样每个节点可容纳的元素个数比 B树多,树高比 B树小,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少磁盘访问次数。
Binlog -- 二进制文件
- Binlog 是逻辑日记,用于记录数据库执行的写入操作(查询不记录)信息,Server 层记录和引擎层无关,并且是以追加方式进行写入
- 可以通过参数 max_binlog_size 设置每个 Binlog 文件的大小,文件大小达到设定值时会生成新的文件来保存日记。
作用: - 主从复制场景:在 Master 主端开启 Binlog,将 Binlog 发生到各个 Slave 从端,Slave 从端重放 Binlog 从而达到主从数据一致
- 数据恢复场景:通过使用 mysqlbinlog 工具来恢复数据
Undo log -- 事务日记
Undo log是 逻辑日记 、回滚日记。比如一条修改 +3 的逻辑语句,Undo log 会记录对应一条 -3 的逻辑日记,一条插入语句则会记录一条删除语句,这样发生错误时,根据执行 Undo log 就可以回滚到事务之前的数据状态。
作用:
- 回滚数据:当程序发生异常错误时等,根据执行 Undo log 就可以回滚到事务之前的数据状态,保证原子性,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 MVCC 一致性视图:通过 Undo log 找到对应的数据版本号,是保证 MVCC 视图的一致性的必要条件。
由于时间有限,写的不好请见谅,理解万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