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入门到关门之Vue介绍与使用

一、vue框架介绍

1、什么是Vue?

Vue (读音 /vjuː/,类似于 view)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设计为可以自底向上逐层应用。Vue 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不仅易于上手,还便于与第三方库或既有项目整合。另一方面,当与现代化的工具链以及各种支持类库结合使用时,Vue 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

2、Vue框架的构造

  • Vue采用了M-V-VM(Model-View-ViewModel)的思想,它是一种基于前端开发的架构模式,也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编程方式。
  • 除了M-V-VM,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架构模式
    • 例如
      • MTV(Model-Template-View)
      • MVC(Model-View-Controller)
      • MVP(Model-View-Presenter)。
  • 然而
    • 在前端开发中,MVVM和组件化开发、单页面开发(SPA)结合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
  • 目前,Vue的最新版本是Vue4,但并没有公司在使用
    • 主流的公司项目基本上会采用Vue3
    • 而老项目仍然继续使用Vue2。

3、MVC和MVVM的区别

(1)MVC

MVC 是 Model View Controller 的缩写

  • Model:模型层,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 View:视图层,用户界面渲染逻辑,通常视图是依据模型数据创建的。

  • Controller:控制器,数据模型和视图之间通信的桥梁,通常控制器负责从事图读取数据,控制用户输入,并向模型发送数据。

image

MVC的思想:Controller负责将Model的数据用View显示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在Controller里面把Model的数据赋值给View。

MVC的特点:实现关注点分离,即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模型与业务和展示逻辑解耦。就是将模型和视图之间实现代码分离,松散耦合,使之成为一个更容易开发、维护和测试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MVC的优点:

  • 耦合度低,视图层和业务层分离

  • 重用度高

  • 生命周期成本低

  • 可维护性高

  • 部署快

MVC的缺点:

  • 不适合小型项目的开发

  • 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但却是联系紧密的部件,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 降低了视图对模型数据的访问,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MVC的应用:主要用于中大型项目的分层开发。

MVC的例子: 举一个例子,页面有一个 id 为 container 的 span,点击按钮会让其内容加 1:

  • view:
<div>
  <span id="container">0</span>
  <button id="btn">+</button>
</div>
  • controller:
const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 响应视图指令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const contai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
  
  // 调用模型
  add(container);
}, false);
  • model:
function add (node) {
  // 业务逻辑处理
  const currentValue = parseInt(node.innerText);
  const newValue = currentValue + 1;
  
  // 更新视图
  node.innerText = current + 1;
}

这样就把数据更新分的比较明确了。

(2)MVVM

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简写,即模型-视图-视图模型。

  • Modal:模型,指的是后端传递的数据。

  • View:视图,指的是所看到的页面。

  • ViewModal:视图模型,mvvm模式的核心,它是连接view和model的桥梁。主要用来处理业务逻辑

image

它有两个方向:

  • 一是将模型转化成视图,即将后端传递的数据转化成所看到的页面。实现的方式是:数据绑定。

  • 二是将视图转化成模型,即将所看到的页面转化成后端的数据。实现的方式是:DOM 事件监听。

这两个方向都实现的,就是数据的双向绑定。

MVVM的特点: 在MVVM的框架下,视图和模型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它们通过ViewModal来通信,ViewModel通常要实现一个observer观察者,当数据发生变化,ViewModel能够监听到数据的这种变化,然后通知到对应的视图做自动更新,而当用户操作视图,ViewModel也能监听到视图的变化,然后通知数据做改动,这实际上就实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并且MVVM中的View 和 ViewModel可以互相通信。

MVVM的优点:

MVVM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分离视图(View)和模型(Model),有几大优点:

  • 低耦合,视图(View)可以独立于Model变化和修改,一个ViewModel可以绑定到不同的View上,当View变化的时候Model可以不变,当Model变化的时候View也可以不变。

  • 可重用性,可以把一些视图逻辑放在一个ViewModel里面,让很多view重用这段视图逻辑。

  • 独立开发,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的开发(ViewModel),设计人员可以专注于页面设计,使用Expression Blend可以很容易设计界面并生成xml代码。

  • 可测试,界面向来是比较难于测试的,而现在测试可以针对ViewModel来写

  • 双向数据绑定,它实现了View和Model的自动同步,当Model的属性改变时,不需要手动操作Dom元素,来改变View的显示,而是改变属性后该属性对应View层显示会自动改变

MVVM适用场景: 适合数据驱动的场景,数据操作比较多的场景

二、vue简单使用

1、第一个Hello World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    本地引入-->
<!--    <script src="./vue/vue.js"></script>-->
<!--    CDN引入-->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vue/2.7.0/vue.min.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d1">
    <h1>{{s}}</h1>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d1',
        data: {
            s: 'Hello World'
        }
    })
</script>
</html>

2、Vue的响应式原理

响应式原理:数据变了--->页面会变数据也会变

(1)理解代理对象

// 定义源对象obj1
let obj1 = {
    name:'张三',
    age:20
}
//定义代理对象obj2,代理源对象obj1
let obj2 = obj1
console.log('obj2:',obj2);
// 代理对象修改了源对象的数据
obj2.name = '李四'
obj2.age = 30
console.log(obj1);  // {name: "李四", age: 30}

(2)Vue的data和_data

// 定义源对象
let myData = {
    name: '张三',
    age: 20
}
let mx = new Vue({
    // 将源对象传递给Vue的data,背后做了两件事
    // 1、设置Vue实例的_data属性,作为当前源对象的代理对象。(响应式的核心)
    // 2、将_data里面代理的所有数据,再添加到当前Vue实例身上,也就是vm身上。(方便直接调用数据)
})
// 通过改变vue实例的属性可以改变源对象的属性值
mx.name = '王五'
mx.age = 40
console.log(myData);  // {name: "王五", age: 40}

(3)给对象添加属性的多种方式

  • 第一种方式:使用点 .
  • 第二种方式:使用中括号 [ ]
  • 第三种方式: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
// 方式一
let obj3 = {}
obj3.name = '张三'
// 方式二
obj3['age'] = 20
//方式三
// 这种方式,给对象添加成员,尽管繁琐,但是可以配置更多的功能。
// 默认添加的属性是不允许删除的,如果要允许删除,就需要添加configurable配置。
// 默认添加的属性是不允许枚举的,所谓枚举指的就是遍历。
Object.defineProperty(obj3,'sex',{
    // 属性值
    value:'男',
    // 允许被枚举(默认不允许)
    enumerable:true,
    // 允许被删除(默认不允许)
    configurable:true
})
// 枚举出对象的所有属性(其实就遍历出对象的所有属性名)
// 如果sex属性没有设置允许被枚举,就不能被枚举
for(let key in obj3){
    console.log(key);
}
// 通过delete关键,可以删除对象身上的指定属性
delete obj3.name
delete obj3.sex   // 如果sex属性没有设置允许被删除,就不能被删除

三、模版语法

1、介绍

  • 模版语法也可以叫做插值表达式,插值表达式用户把vue中所定义的数据,显示在页面上.。插值表达式允许用户输入"JS代码片段"。

2、语法

  • 插值语法使用 {{}}-->必须是定义再data中的数据
  • 例如:{{ 变量名/对象.属性名 }}
  • {{}}中可以放:字符串,数字,对象,数组,函数执行,修改变量值,三目运算符。
  • {{}}中不可以放:
    • 不能定义变量
    • 不能渲染标签

3、案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vue/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
    <h1>字符串:{{name}}</h1>
    <h1>数字:{{age}}</h1>
    <h1>对象:{{userinfo}}-->取对象的值:{{userinfo.name}}</h1>
    <h1>数组:{{hobby}}--->数组取值:{{hobby[0]}}</h1>
    <h1>运算:{{11+11}}----》变量运算:{{age+userinfo.height}}</h1>
    <h1>三目运算符:{{11<10?'真':'假'}}--->变量形式:{{b?'为真':'为假'}}</h1>
    <h1>标签:{{a}}</h1>
    <h1>可以放函数执行</h1>
    <h1>var a =100---不行</h1>
    <h1>修改变量值:{{age=99}}</h1>
    <h1>修改变量值:{{++age}}--》++age和age++的区别是,前一个先计算,再赋值,后一个先赋值再计算</h1>
</div>
</body>
<script>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name: 'xiao',
            age: 19,
            userinfo: {name: '刘大板', height: 168},
            hobby: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b: true,
            a: '<a href="http://www.baidu.com">点击有惊喜</a>'
        }
    })
</script>
</html>
posted @ 2024-04-30 22:06  Xiao0101  阅读(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