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雪飞夏日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Silverlight 3 的好处
Silverlight 的核心是浏览器增强模块,其作用是呈现 XAML 并在浏览器界面上绘制生成的图形。它的下载体积较小(不到 2 MB),可以在用户点击包含 Silverlight 内容的站点时进行安装。该模块向 JavaScript 开发人员公开 XAML 页面的底层框架,以便实现页面级的内容交互,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进行自己的工作,例如编写事件处理程序或使用 JavaScript 代码来处理 XAML 页面内容。
1. 支持更多的媒体编码格式
  在Silverlight3中新增加的多媒体编码格式包括H.264,AAC,MP4。Silverlight这项技术,从出生以来,就一直把对多媒体,尤其是视频的支持,放在首要位置。这次对更多的编码格式提供支持,方便网站建设者更容易的发布、部署视频资料,只需要如下一行XML:
  2. 利用GPU加速
  随着显卡计算能力的加强,应用程序把越来越多的图形计算任务从CPU中拿出来交给GPU完成。然而,要利用到GPU,对程序员而言通常意味着更多的编码任务,在Silverlight3中,这个任务的复杂程度被大大简化,只需要在XAML中多加入几行XML代码,就可以轻松享受GPU的超强计算能力。
  3. 透视化3D
  透视化3D,简单的说,就是把2D对象放到3D空间中去。和传统的3D把一个3D空间的对象投影到2D空间中不同,透视化3D意味着更高的性能,更友好的编程接口,同时能完成我们80%的3D任务。
  4. 自定义特效
  在silverlight3中,引入了shader的概念,它是一个像素粒度的操作——每当silverlight3要显示一个像素的时候,它对shader说:“我要显示这个像素了,你是否要做些处理,实现某些特效?”。我们来看看shader的强大之处:下面一个示例中,左边的图像是背景图像,右边的图像是前景图像,在silverlight3之前,我们尽管可以同时显示这两个图像,但是背景图像会被前景遮住。(当然可以设 置前景的透明度,但是这样整个前景图像的清晰度就下降了)我们在显示前景图像的时候可以应用一个shader:把所有的黑色过滤掉。这样,我们在前景上过滤掉所有黑色背景的同时,还拥有了一个清晰的火焰。
  目前,除了官方提供的阴影(shadow)和模糊(blur)shader使用GPU加速,其他的shader仍需运行在CPU上。
  5. 更多的控件支持
  每一个新的silverlight版本的发布,都伴随着很多新的控件的问世。这个版本也不例外,新推出的控件有:DockPanel,Expander,Label,TreeView,ViewBox等等。在这里举一个“Save as...”(另存为)控件的例子。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另存为”作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控件,为什么要等到silverlight3才提供?答案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silverlight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对本地文件的读写有很大的限制。(否则的话,如果服务器端可以随意读写用户的本地文件,那么就很容易做出一个钓鱼网站了)。silverlight3中,对另存为控件的支持也有着安全性的考虑。开发人员可以创建一个SaveFileDialog实例,但是当用户选定本地文件的时候,他只能得到这个文件的stream,而不是这个文件的路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提供一个打开任意路径的本地文件的功能,从而使silverlight运行在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中。
  6. 本地消息传递(local messaging)
  Silverlight是浏览器的一个插件,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有多个实例。比如多个浏览器同时访问包含silverlight的网页,就会有多个silverlight的实例同时运行,本地消息传递允许这些不同的siliverlight控件实例之间互相通信。
  7. 在浏览器外运行silverlight (Out of Browser)
  silverlight3支持把一个silverlight页面安装到本地,用户可以像一个桌面程序一样离线使用这个程序,并且可以右键卸载这个程序。
posted on 2009-11-13 09:55  雪飞夏日  阅读(49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