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常用规则---Class、设计参数、规则的创建(设计规则)
一、 Class、设计参数、规则的创建(设计规则)
规则的设计 是依据生产的需求 是为了桥接生产 本质上就是节约生产成本(省钱)
1.Class
目的:为了区分 信号传输走线和电源走线
原因: 电源走线和信号传输走线(传输信号)的线宽不一样
电源走线 载流 需要加粗
实例:: 区分电源类

注意:修改电源走线颜色之后 按下F5 所有相关焊盘也会变成对应颜色
2.设计参数(设计规则)
(1)间距规则
x >=6 mil 成本最低
6 > x >4 mil 最常见 成本相同
x<<4 成本会增高
最常见的范围是 6 > x >4 mil
规则解释:

(2)线宽规则
间距规则 同理:
线宽越大成本越低 一般设置为>=6mil
注意优先级(把自己单独设置的优先级调整到最高 >ALL 比如电源Net PWR)
注意使能 enable 勾选
(3)过孔规则
>=12mil 成本最低
过孔与它的盘之间的规则 : 2H ± 2 mil
eg:如果过孔设置为12mil 盘就可以为 22mil-26mil
孔越小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越大 越容易走线 所以选择22mil
注:设置好之后 还需要在界面设置键中 进行配置 可以快捷键 TP 进入设置界面
补充: 过孔盖油与过孔开窗的区别?
过孔盖油:不漏铜
过孔开窗:漏铜
常规情况:推荐所有的过孔都是盖油的。
(4)铺铜规则

-
PlaneConnect
更改连接方式 -
PlaneClearance
(负片层 [大面积铺铜,走线和铺铜意味着铜被清除;电源层和GND层为负片层设计])
反焊盘: 孔铜壁向外的距离成为 反焊盘 (不是同一网络的过孔)
本质:没有铜的距离
设置为8mil 太大会破坏铜面的完整性 太小对工艺要求太高 导致成本增加 -
PolygonConnect
(正片层[信号走线层,大面积无铜,走线和铺铜代表加铜;顶层top、底层bottom为正片层设计])
全连接::考虑载流 电流负载能力 以及 回流焊(锅炉温度高不用担心锡膏很快凝固导致虚焊) 使用全连接
十字连接:考虑手工焊接 十字连接
注:在使用十字连接时,过孔要改成全连接 要不过孔太多的情况下 会把铜皮打断
(5) 丝印到阻焊之间的距离设置

补充技术贴(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42982824/article/details/105612202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