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二)

开发约束

  对需求不明确,功能研发不合格导致很多BUG

  对BUG反复修改影响进度和团队情绪

  进度影响,影响公司市场先机

 

测试约束

  与开发相互制约,需了解需求否则大部分时间被开发牵制

  不能及时发现开发偏差,影响进度和团队情绪

  没办法保证测试质量

 

项目  自己参与——角色——UI

              API工具,代码,回归

              核心流程

    项目使用到技术需求(测试技术)

    学习到的内容——项目管理流程,新的技术

    问题如何解决——技术难查(攻克)

            问题推动

            识别风险

    背景与技术

 

测试⽤例编写特征

  ⼀致性:主要包括⽤例模板⼀致;编写⼿法⼀致;以及⽤例的细腻度⼀致。

  覆盖率:主要包括对需求的覆盖(也包含隐含的需求);新需求可能对那些功能会产⽣影响的覆盖;对各种场景的覆盖等 。

  可执⾏性:主要是指步骤易于理解、信息描述准确、且能快速识别出测试点 。

  执⾏准确性:是指⽤例执⾏的准确度,不因为⽤例简单或者⼀些外界的因素,导致部分⽤例未实际执⾏标为通过的情况。

  持续更新:要及时不断的更新,要尽量减少⽤例库中失效的⽤例 。

  复⽤性:主要⽤例可以被不断的复⽤,从⽽减少维护成本。

 

测试⽤例组成元素

    ⽤例ID; ⽤例名称;    测试⽬的;    测试级别;  参考信息;   测试环境; 前提条件;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设计⼈员

例如  001   ABC关键字查询  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P1   PRD;测试需求分析  QA  搜索框可输⼊英⽂搜索关键字   1、打开浏览器         结果显示abc搜索结 果  XXX

                                                             2、在浏览器输⼊百度域名

                                                             3、在百度⾸⻚的搜索框输⼊abc

                                                             4、按下回⻋键

 

测试⽤例设计原则

  测试⽤例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 ⼊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

  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即测试执⾏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每⼀个测试⽤例都应有相应的期望结果。

  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例,系统的执⾏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WEB  功能性——正常

         异常

         场景化         

    非功能性——浏览器兼容性

          UI设计交互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APP  非功能性

    兼容性——主流平台

         主流厂商

         主流型号

后端  性能(高并发)

    服务稳定性

    队列

    响应时间

    接口的准确性

    API的安全性

    数据的持久化

 

等价类划分⽅法

  定义:等价类是把所有可能的输⼊数据,即程序的输⼊域划分成若⼲部分(⼦集),然后从每⼀个⼦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例。该⽅法是⼀种重要的,常⽤的⿊盒测试⽤例设计⽅法。

  设计测试⽤例:在确⽴了等价类后,可建⽴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输⼊条件:有效等价类、⽆效等价类。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例:(1)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个唯⼀的编号; (2)设计⼀个 新的测试⽤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3)设计⼀个新的测试⽤例,使其仅覆盖⼀个尚未被覆盖的⽆效等价类,重复这⼀步,直到所有的⽆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

 

边界值分析⽅法

  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或输出的边界值进⾏测试的⼀种⿊盒测试⽅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其测试⽤例来⾃等价类的边界。

  与等价划分的区别:(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个作为代表,⽽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2)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的测试情况。

 

设计测试用例

     |———— | 1000M

     |     |  |

     |     | 文件分割—>最多分割5个200MB文件

     |   文件上传服务——IO——占用大量内存

     |    1000M        |

—>等价类边界值——>上传按钮———OOM——内存减少

              文件

 

1、上传0MB文件

2、上传0MB<x<=200MB

3、上传x>200MB文件

4、上传0MB<X<=1000MB

7、验证文件上传后文件未被修改

11、分割文件未超过五次,单个文件分割大小y<=200MB

12、上传200MB<X<=1000MB

5、上传x>1000MB文件

6、上传文件夹

8、验证文件上传后文件被修改

9、上传x>200MB文件

10、上传0MB<X<=1000MB

13、分割文件超过五次,单个文件分割大小y>200MB

测试名称  文件大小    预估结果                    涉及用例

test1    0MB     正常上传,文件不分割,文件未出现问题        1,7

test2    199MB    正常上传,文件不分割,文件未出现问题        2,7

test3    1000MB     正常上传,文件分割,文件未出现问题       3,4,12,11,7
    第一次上传200MB
    第二次上传200MB
    第三次上传200MB
    第四次上传200MB
    第五次上传200MB

test4    999MB    正常上传,文件分割,文件未出现问题       4,3,12,7,11
    第一次上传200MB
    第二次上传200MB
    第三次上传200MB
    第四次上传200MB
    第五次上传199MB

test5  1999MB     无法上传超过单个文件限制,且文件分割超过五次    3,5
    第一次上传200MB
    第二次上传200MB
    第三次上传200MB
    第四次上传200MB
    第五次上传200MB
    第六次上传199MB

test6  1000MB     正常上传,文件分割,传输过程分割文件超出200MB  3,4,7,11,12,13

    第一次上传200
    第二次上传200
    第三次上传200
    第四次上传300
    第六次上传100
test7  上传文件夹    无法上传,非文件                  6

test8    0MB     正常上传,文件不分割,文件出现问题        1,7,8

test9    199MB    正常上传,文件不分割,文件出现问题        2,7,8

test10   999MB    正常上传,文件分割,文件出现问题       4,3,12,7,11,8
    第一次上传200MB
    第二次上传200MB
    第三次上传200MB
    第四次上传200MB
    第五次上传199MB

test11   1000MB     正常上传,文件分割,文件出现问题       3,4,12,11,7,8
    第一次上传200MB
    第二次上传200MB
    第三次上传200MB
    第四次上传200MB
    第五次上传200MB

 

           前提条件

checklist(检查项)  测试步骤

           期望结果

 

IO密集型:占用大量内存资源,读写;CPU密集型:占用大量CPU资源,计算

 

错误推测⽅法

  定义: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例的⽅法。

  错误推测⽅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例。

 

因果图⽅法

  定义:是⼀种利⽤图解法分析输⼊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设计测试⽤例的⽅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因果图中使⽤了简单的逻辑符号,以直线联接左右结点。左结点表示输⼊状态(或称原因),右结点表示输出状态(或称结果)。

  约束:输⼊状态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某些依赖关系,称为约束。

 

判定表驱动分析⽅法

  定义: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具。

  判定表的优点: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因此,利⽤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例集合。

正交实验设计⽅法

  正交实验设计⽅法:依据Galois理论,从⼤量的(实验)数据(测试例)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例),从⽽合理地安排实验(测试)的⼀种科学实验设计⽅法。类似的⽅法有:聚类分析⽅法,因⼦⽅法⽅法等。

  利⽤正交实验设计测试⽤例的步骤:

    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状态表,影响实验指标条件称为因⼦,影响实验因⼦条件称状态。

    加权筛选,⽣成因素分析表对因⼦—状态的选择可按其重要程度分别加权。可根据各个因⼦及状态的作⽤⼤⼩,出现频率的⼤⼩以及测试的需要,确定权值的⼤⼩.

    `利⽤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正交表的推导依据Galois理论(这⾥省略,需要时可查数理统计⽅⾯的教材)。

  优点:节省测试⼯作⼯时;可控制⽣成的测试⽤例数量;测试⽤例具有⼀定的覆盖率。

 

    编写测试用例

       |

   后端邮件通知审计

       | 约会议室

不同意见——评审————逻辑描述

       | 结束  测试策略

       |     具体测试用例

     完善项目

posted @ 2021-08-04 17:36  星德川  阅读(6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