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架构框架MEAF初次解读

我们一般看自己、看所在企业的运作、社会的运作等等系统的视角,都是从自己所在位置出发,由点到面、或由下而上,或由内而外,事后就总会有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只缘身在此山中”,意识到这一点后,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各种系统,都需要一种外部的力量,时不时的,“稍高一点的视角”,从上而下,从外而内,给予方向性的检视/疏导(不是直接的指导)。典型的,就滋生了导师这种角色或咨询这种职业或行业。以前“好为人师”是个贬义的现象,现在这个年头已经成为一波商机,而且无疑这是一个增量市场。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割裂,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识别与获取,需要更多这种外部力量。因为人格中“自我”认同感的呈现,原本就需要内心“自我”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共同认可,除非极少数人的“开悟”,“从内求”得终极意义(也许仍是阶段性的),仅凭“使命”就可内驱前行。

这种外部力量,自然有从外部或系统内的全局检视系统的工具或方法论,当过滤掉内部的一些细枝末节后,留下的是逻辑性的枝干,容易找见焦点,尽管这种方法论往往也是从内部提炼出来的。

我一直觉得ThoughtWorks可算是软件工程领域的“圣殿”级公司,行业中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都产生于此。

《现代企业架构框架白皮书 V4》(简称MEAF)是ThoughtWorks于21年4~5月份发布的,当时差不多第一时间下载了,但是没有细看进去,因为那时自己还没有直接触及的场景切入,今年三月份,突然要做一次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报告,终于再次捡起来,翻阅后获益颇多。粗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态度上更“郑重”,另外关于架构与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体系略有增长。

可是企业架构,是一种至上而下的视角产物。因此,非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上难以感知,这是它离我们多数人太远的原因,而到了这个层面的一把手二把手们,过去往往又习惯于找外援咨询,因此企业内部人员身在局中,也打不开这个面。到了如今,创新成为了多数企业的生存必须,一二把手们不得不开始主动学习原本仅由外部专业机构才会掌握的创新相关知识模型与工具。我认为MEAF这类框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模型,一种建立可演化的企业架构模型的“元模型”,只是对着这样的白皮书,也很难短时间熟练掌握或精通,一般还是需要与咨询机构合作,快速展开相应工作,其中MEAF模型就成为企业与咨询机构之间、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一种沟通的“语言”-某种“领域语言”。这套语言的核心,可以凝结为一个公式:(产出)架构方案 = 模式 ( 问题,上下文,决策 )。

MEAF是基于经典企业架构框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业务平台化”问题进行相应“扩展和再定义”,提出的 一套“业务驱动”的、“轻量级、敏捷化“的、“可落地”的企业架构框架方法”。

接着,进入主体内容。

(MEAF Metamodel)

主要从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四类架构视图细分。

推测,在现实场景中,“业务架构”可以被较深度的贯彻,因为在业务领域过去往往企业都是拍脑袋,没有用MEAF这类的“统一语言”进行标准化阐述的习惯,而技术架构,各种架构图满天飞,或多或少都能直接上手一部分。大多数公司里,一份需求文档,内容上往往包含了“业务”与“应用”(或者对应软件工程过程中的分析、设计两个阶段的内容),可是撰写需求文档的人往往仅仅能初步理解“业务”还未到对“应用”系统有深刻认识的程度,开发照着需求文档做开发,验收时常常面临返工,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在这里。

企业级业务架构元模型

企业级应用架构元模型

企业级数据架构元模型

企业级技术架构元模型

个人体会,MEAF 放在我们团队内部,会是产品架构师(业务架构及部分应用架构)、平台架构师(部分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及数据架构)的好工具、有效工具,将积极去尝试推广。

posted @ 2022-05-02 17:08  x3d  阅读(19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