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开发环境 通过Podman 手动从头搭建 Ubuntu 容器镜像

在接触的所有项目中,应用容器化技术,不一定有绝对必要,但是最近发现反而在本地开发环境是有必要性的。

回到过去的方式,是通过重新体验过去发生的事情。重新将Linux桌面做主力开发环境,配置过程中,各种肌肉记忆就会逐渐跳出来,比如 x11桌面下,fcitx 输入法冲突问题.并加固了一些经验:桌面是桌面,服务器是服务器;如果分开两个维度来看,似乎思路清晰了一些;桌面需求,是全方位的,办公、开发者、学习等;服务器,则只要一些固定的代码运行环境。

因为所维护的各个项目时间跨度太长,语言的各种版本需要处于共存状态。Linux环境跑 Docker 之类的容器也很方便,只是容器镜像的下载不太可靠,一直卡在这个障碍上。当有需求时,就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基于简单的逻辑,各种镜像的源头总得是有人从头构建出来的,查了一下确定是可以的,叫做 From Scratch 的方式。

目前主力开发机上运行的是Fedora,自带了 Podman,类Docker的方案。

下载一个基础镜像;Debian、Ubuntu、ArchLinux 等

Docker Debain: https://docker.debian.net/

以 Ubuntu 为例,下载 Base 镜像 到本地目录,

https://mirrors.ustc.edu.cn/ubuntu-cdimage/ubuntu-base/releases/24.04.2/release/

在镜像所在目录,创建 Dockerfile 文件,添加相关基础内容:

From scratch
ADD ubuntu-base-24.04.2-base-amd64.tar.gz /

CMD ["/bin/bash"]

然后就可以 执行命令创建本地容器镜像了。

podman build -t ubuntu-base:24.04.2 .

执行结果:


STEP 1/3: FROM scratch
STEP 2/3: ADD ubuntu-base-24.04.2-base-amd64.tar.gz /
--> 1bd63ef447bf
STEP 3/3: CMD ["/bin/bash"]
COMMIT ubuntu-base:24.04.2
--> fa6d199abb3f

Successfully tagged localhost/ubuntu-base:24.04.2
fa6d199abb3ff03cb52c01363ed649ead402fb20045b5850787356539927c969

查看一下镜像情况:

podman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localhost/ubuntu-base        24.04.2       fdc0b8a54b14  3 days ago  75.1 MB

验证镜像

podman run --name ubuntu-24 localhost/ubuntu-base:24.04.2 echo "hello, ubuntu"

后面的流程就是常规的了。

posted @ 2025-05-25 12:47  x3d  阅读(17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