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用 Spring Boot 打造 Docker 和 K8s 部署的硬核指南

目录

1. 为什么要把 Spring Boot 应用塞进容器?

1.1 准备一个 Spring Boot 项目

1.2 为什么要选 Docker 和 K8s?

2. 打造一个精致的 Docker 镜像

2.1 编写 Dockerfile

2.2 打包 Spring Boot 应用

2.3 构建和测试 Docker 镜像

2.4 优化镜像:让它更小更快

2.5 推送镜像到仓库

3. 初探 Kubernetes:让容器“群舞”

3.1 准备 K8s 环境

3.2 编写 K8s 部署文件

3.3 部署到 K8s

4. 进阶:环境变量与配置管理

4.1 用环境变量

4.2 用 ConfigMap

5. 用 Ingress 打通外部访问

5.1 什么是 Ingress?

5.2 安装 Ingress Controller

5.3 编写 Ingress 规则

5.4 本地测试 Ingress

5.5 HTTPS 配置(生产必备)

6. 自动扩展:让应用随流量起舞

6.1 配置资源指标

6.2 创建 HPA

6.3 模拟高负载测试

7. 日志与监控:抓住应用的“脉搏”

7.1 收集日志

7.2 监控应用

8. 持续部署:让更新丝滑如流水

8.1 安装 GitHub Actions

8.2 更新 Deployment

9. 服务网格:给 Spring Boot 应用加个“智能管家”

9.1 为什么应该服务网格?

9.2 安装 Istio

9.3 给 Spring Boot 应用注入 Sidecar

9.4 配置流量管理

9.5 可观测性:追踪请求

10. 故障注入与混沌工程:让应用更“抗揍”

10.1 模拟服务延迟

10.2 模拟服务失败

10.3 混沌工程器具

11. 多环境部署:从开发到生产无缝切换

11.1 环境隔离的思路

11.2 用 Namespace 隔离环境

11.3 环境专属的 ConfigMap 和 Secret

11.4 动态加载配置

11.5 验证多环境部署

12. 安全加固:给 Spring Boot 应用穿上“防弹衣”

12.1 镜像安全

12.2 K8s 安全配置

12.3 Spring Boot 应用安全

13. 数据库集成:让 Spring Boot 和 MySQL 愉快玩耍

13.1 部署 MySQL

13.2 配置 Spring Boot 连接 MySQL

13.3 测试数据库连接


1. 为什么要把 Spring Boot 应用塞进容器?

容器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它为什么这么火?简单来说,Docker 和 Kubernetes(K8s)让你的应用像乐高积木一样,随时拼装、拆卸、搬运,还能保证在不同环境下跑得稳稳当当。对于 Spring Boot 应用,容器化能解决“在我机器上明明好好的”这种玄学疑问。Docker 献出一致的运行环境,K8s 则让你像指挥交响乐团一样管理成百上千的容器。

posted @ 2025-09-27 20:35  wzzkaifa  阅读(2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