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从人性角度剖析我店模式的成功(一)
一套优秀的商业模式,是以人性为切入点,今天带大家来拆解“我店”商业模式的 “利与循环”,核心在于看穿其对人性底层需求的精准利用——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其行为动力都源于 “趋利避害”“追求确定回报”“抗拒损失”“享受即时反馈” 等本能,而我店模式设计恰好将这些人性需求转化为可持的参与动力。
- 核心权益规则
1、商家权益:让利越多,补贴越丰厚
商家可自主设定 3%-20% 的让利比例,让利行为将对应获得补贴 —— 补贴额度最高为让利部分的五倍。即让利金额越高、比例越合理,最终能拿到的补贴回报越多。
2、用户权益:消费享 “免单” 级补贴
用户消费后,可获得与商家让利部分等值的绿色积分。积分可参与平台最多 40 期的抵用券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为让利部分的五倍(相当于消费金额借助补贴全额返还,完成 “免单” 效果)。
二、分红补贴释放规则
1、初始触发条件
平台会设定 “让利池” 初始目标,当全平台订单产生的让利总额达到该目标时,将启动首期补贴,首期补贴比例为 0.5%。
2、后续释放机制
自动释放触发:让利池后续每增长 15%,补贴将自动释放一次;
兜底释放触发:若 30 天内让利池未达到 15% 的增幅,补贴也会自动释放一次。
3、五倍返还与剩余补贴规则
若让利池 15% 的增幅状态持续 36 次,商家和用户可实现让利部分的五倍返还;若未满足该条件,可继续享受剩余四期补贴,直至权益兑现完毕。
三、商家让利:用 “延迟高回报 + 确定性”
撬动 “短期让利” 的人性博弈
商家愿意让利(3%-20%),本质是被 “短期付出换长期更高收益” 和 “确定性回报” 打动,精准击中了商家两大核心需求:“想赚钱但怕风险”“想留客但缺方法”。
1、对 “高回报” 的贪婪:用 “五倍抵用券” 画 “可实现的饼”
商家让利的积分能通过 36-40 期释放 “最高五倍抵用券”(比如让利 200 元得 200 积分,最终可能拿到 1000 元抵用券)。这种 “现在让 200,以后拿 1000” 的设定,利用了人性中 “对超额回报的期待”—— 比起当下的 200 元现金,商家更愿意相信 “延迟但更高的收益”(尤其抵用券仍能在平台消费,相当于 “变相现金”)。
更关键的是,“五倍” 是明确的数字诱惑,比模糊的 “返利” 更能刺激商家的参与欲。
2、对 “客户粘性” 的渴求:用 “消费者返场” 克服 “获客焦虑”
商家让利越多,消费者拿到的积分越多,而积分必须依据 “再消费” 实现价值(抵扣券需消费才能使用,且消费又生新积分)。这相当于商家用 “让利” 换来了 “消费者不得不回头” 的理由 —— 消费者为了让积分变现,会更倾向于在同商家复购。
对商家而言,“一次性让利” 换 “长期复购”,比花高价投广告获客更划算,击中了中小商家 “获客难、留存难” 的痛点。
文章编辑:RXT4548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