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品”明确了我的专业领域,“修行”则寓意着持续的自我提升、磨砺心性,以及对技艺与人生哲学的深度探索。 “录”则表明这是一种记录与分享的形式,如同日志或心得体会,邀请你共同见证这一成长过程。 阅读全文
“产品”明确了我的专业领域,“修行”则寓意着持续的自我提升、磨砺心性,以及对技艺与人生哲学的深度探索。 “录”则表明这是一种记录与分享的形式,如同日志或心得体会,邀请你共同见证这一成长过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08 21:49
白胡子的产品修行录
阅读(202)
评论(0)
推荐(1)

在竞争激烈的招标战场,一份方案的优劣往往决定项目的成败。然而,需求与成本的博弈、功能边界的模糊,却像两道难以逾越的关卡,让无数团队陷入困境。今天,我们将走进小杨和老张的故事,看看他们如何在方案撰写的迷雾中寻找破局之道。
会议室的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声,投影仪的蓝光映照着众人毫无波澜的脸庞。产品经理小王紧握着手中的 PPT 遥控器,“大家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想法吗?”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却只换来此起彼伏的沉默。开发组的老张低头刷着手机,设计师小李转着铅笔眼神游离,角落里的实习生不安地抠着会议桌的边角。整整三分钟过去,回应他的只有时钟滴答的声响,这场需求评审会仿佛陷入了 “死亡冷场”。这样令人窒息的场景,或许正发生在无数产品人的日常工作中。
在产品开发流程中,需求评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沟通效果直接影响项目走向。下面,就为你拆解常见雷区并提供破解之道。
端午节到了,白胡子工作室里艾草味儿若隐若现。就这会儿,AI助手小悟逮着白胡子,聊起了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 —— 大家为啥都愿意为粽子包装的仪式感花钱?
端午节快到了,白胡子工作室里艾草味儿若隐若现。就这会儿,AI助手小悟逮着白胡子,聊起了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 —— 大家为啥都愿意为粽子包装的仪式感花钱?
初夏的傍晚,夕阳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白胡子的办公桌上洒下斑驳光影。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AI助手小悟的电子音突然打破宁静,带着少见的急促:“白胡子,我好像发现人类世界的惊天秘密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选择了骑电动车上下班,这段时长在 12-18 分钟的通勤路,如同一个充满隐喻的小世界,映射出许多与产品经理工作相关的思考。
在电动车通勤的「流动课堂」里,每个场景都是叩问产品本质的契机。那些与风擦肩而过的瞬间,藏着值得深悟的修行时刻。
陪孩子搭了无数次积木后,我发现他最开心的时刻,不是搭出多漂亮的造型,而是当他转头喊 “爸爸看” 时,我能立刻回应他的期待。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