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OOP)

面向对象(OOP)

包机制

包时为了更好得组织类,包开辟空间来管理类,差不多就是类上再分个每个类属于哪个功能类(区别类命名空间),包之上有模块(有一定继承性,方便管理),模块之上有项目,方便管理;

思维:包管理类,类之间调用就是包之间引入:import,类和类就权限引用了,类产生对象(对象使用要用new,存在在堆中)包名要倒置(习惯);

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POP):按顺序,以步骤去处理问题,不产生类和对象,只有子过程和整个程序(程序个人理解:跟编译器差不多,就是人和计算沟通的翻译官,只不过功能已经被我们设计好,点击就可以);

面向对象:物以类聚的思想,整体先划分为各种类的组合,类再产生对象,对类进行独立的思考,类细节面向过程,就是将过程分类细化再使用过程,管理处理的简化,产生类,类再产生对象(增加类和对象的管理,复杂了对于简单问题)

都是解决问题整体框架的思维,按步解决基础,面向过程按步处理问题,面向对象按步骤复杂再细化为类,各个类细节面向过程,最终去处理问题

简单的问题适合面向过程,复杂的适合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

人的思维:有对象,归类,才有类,类组成整体

面向对象:整体去处理,有哪些类组成,类处理划分,类产生对象,以类组织代码,以对象封装数据(类是抽象的注重共同点,对象是实例共同点+自己的特性)

三大特性

  • 封装:public、protected、private
  • 继承:extends,implements
  • 多态:方法的重载,复写

posted on 2021-02-26 19:36  码路行  阅读(9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