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Map

3.1 属性名和字段名不一致

当我们实体类中属性的字段和数据库表中的字段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导致属性结果映射失败,数据写入失败。比如:

实体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ublic User(int id, String name, String password)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User() {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password='" + password + '\'' +
                '}';
    }
}

Dao接口

User selectById(@Param("id") int id);

Mapper.xml映射文件

<select id="selectById" resultType="user">
    select id,name,pwd from user where id = #{id}
</select>

查询出来发现 password 为空 . 说明出现了问题!

mybatis会根据这些查询的列名(会将列名转化为小写,数据库不区分大小写) , 去对应的实体类中查找相应列名的set方法设值 , 由于找不到setPwd() , 所以password返回null ; 【自动映射】

解决方法

方法一:别名

<select id="selectById" parameterType="_int" resultType="user">
    select id,name,pwd as password from user where id = #{id}
</select>

方法二:结果映射ResultMap

<select id="selectById" resultMap="User1">
    select id,name,pwd from user where id = #{id}
</select>
<resultMap id="User1" type="com.wyz.bean.User">
    <result property="password" column="pwd"/>
</resultMap>

3.2 ResultMap

resultMap 元素是 MyBatis 中最重要最强大的元素。它可以让你从 90% 的 JDBC ResultSets 数据提取代码中解放出来,并在一些情形下允许你进行一些 JDBC 不支持的操作。实际上,在为一些比如连接的复杂语句编写映射代码的时候,一份 resultMap 能够代替实现同等功能的数千行代码。ResultMap 的设计思想是,对简单的语句做到零配置,对于复杂一点的语句,只需要描述语句之间的关系就行了。

之前你已经见过简单映射语句的示例,它们没有显式指定 resultMap。比如:

<select id="selectUsers" resultType="map">
  select id, username, hashedPassword
  from some_table
  where id = #{id}
</select>

上述语句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的列映射到 HashMap 的键上,这由 resultType 属性指定。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够用,但是 HashMap 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域模型。你的程序更可能会使用 JavaBean 或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老式 Java 对象)作为领域模型。MyBatis 对两者都提供了支持。看看下面这个 JavaBean:

package com.someapp.model;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hashedPassword;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HashedPassword() {
    return hashed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HashedPassword(String hashedPassword) {
    this.hashedPassword = hashedPassword;
  }
}

基于 JavaBean 的规范,上面这个类有 3 个属性:id,username 和 hashedPassword。这些属性会对应到 select 语句中的列名。

这样的一个 JavaBean 可以被映射到 ResultSet,就像映射到 HashMap 一样简单。

<select id="selectUsers" resultType="com.someapp.model.User">
  select id, username, hashedPassword
  from some_table
  where id = #{id}
</select>

在这些情况下,MyBatis 会在幕后自动创建一个 ResultMap,再根据属性名来映射列到 JavaBean 的属性上。如果列名和属性名不能匹配上,可以在 SELECT 语句中设置列别名(这是一个基本的 SQL 特性)来完成匹配。虽然上面的例子不用显式配置 ResultMap。 但为了讲解,我们来看看如果在刚刚的示例中,显式使用外部的 resultMap 会怎样,这也是解决列名不匹配的另外一种方式。

3.2.1 高级结果映射

MyBatis 创建时的一个思想是:数据库不可能永远是你所想或所需的那个样子。 我们希望每个数据库都具备良好的第三范式或 BCNF 范式,可惜它们并不都是那样。 如果能有一种数据库映射模式,完美适配所有的应用程序,那就太好了,但可惜也没有。 而 ResultMap 就是 MyBatis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 constructor - 用于在实例化类时,注入结果到构造方法中
    • idArg - ID 参数;标记出作为 ID 的结果可以帮助提高整体性能
    • arg - 将被注入到构造方法的一个普通结果
  • id – 一个 ID 结果;标记出作为 ID 的结果可以帮助提高整体性能
  • result – 注入到字段或 JavaBean 属性的普通结果
  • association – 一个复杂类型的关联;许多结果将包装成这种类型
    • 嵌套结果映射 – 关联可以是 resultMap 元素,或是对其它结果映射的引用
  • collection – 一个复杂类型的集合
    • 嵌套结果映射 – 集合可以是 resultMap 元素,或是对其它结果映射的引用
  • discriminator – 使用结果值来决定使用哪个ResultMap
    • case – 基于某些值的结果映射
      • 嵌套结果映射 – case 也是一个结果映射,因此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元素;或者引用其它的结果映射
属性 描述
id 当前命名空间中的一个唯一标识,用于标识一个结果映射。
type 类的完全限定名, 或者一个类型别名(关于内置的类型别名,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
autoMapping 如果设置这个属性,MyBatis 将会为本结果映射开启或者关闭自动映射。 这个属性会覆盖全局的属性 autoMappingBehavior。默认值:未设置(unset)。

最佳实践 最好逐步建立结果映射。单元测试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很大帮助。 如果你尝试一次性创建像上面示例那么巨大的结果映射,不仅容易出错,难度也会直线上升。 所以,从最简单的形态开始,逐步迭代。而且别忘了单元测试! 有时候,框架的行为像是一个黑盒子(无论是否开源)。因此,为了确保实现的行为与你的期望相一致,最好编写单元测试。 并且单元测试在提交 bug 时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id & result
<id property="id" column="post_id"/>
<result property="subject" column="post_subject"/>

这些元素是结果映射的基础。idresult 元素都将一个列的值映射到一个简单数据类型(String, int, double, Date 等)的属性或字段。

这两者之间的唯一不同是,id 元素对应的属性会被标记为对象的标识符,在比较对象实例时使用。 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性能,尤其是进行缓存和嵌套结果映射(也就是连接映射)的时候。

两个元素都有一些属性:

属性 描述
property 映射到列结果的字段或属性。如果 JavaBean 有这个名字的属性(property),会先使用该属性。否则 MyBatis 将会寻找给定名称的字段(field)。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你都可以使用常见的点式分隔形式进行复杂属性导航。 比如,你可以这样映射一些简单的东西:“username”,或者映射到一些复杂的东西上:“address.street.number”。
column 数据库中的列名,或者是列的别名。一般情况下,这和传递给 resultSet.getString(columnName) 方法的参数一样。
javaType 一个 Java 类的全限定名,或一个类型别名(关于内置的类型别名,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 如果你映射到一个 JavaBean,MyBatis 通常可以推断类型。然而,如果你映射到的是 HashMap,那么你应该明确地指定 javaType 来保证行为与期望的相一致。
jdbcType JDBC 类型,所支持的 JDBC 类型参见这个表格之后的“支持的 JDBC 类型”。 只需要在可能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的且允许空值的列上指定 JDBC 类型。这是 JDBC 的要求而非 MyBatis 的要求。如果你直接面向 JDBC 编程,你需要对可以为空值的列指定这个类型。
typeHandler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默认的类型处理器。使用这个属性,你可以覆盖默认的类型处理器。 这个属性值是一个类型处理器实现类的全限定名,或者是类型别名。
支持的 JDBC 类型

为了以后可能的使用场景,MyBatis 通过内置的 jdbcType 枚举类型支持下面的 JDBC 类型。

BIT FLOAT CHAR TIMESTAMP OTHER UNDEFINED
TINYINT REAL VARCHAR BINARY BLOB NVARCHAR
SMALLINT DOUBLE LONGVARCHAR VARBINARY CLOB NCHAR
INTEGER NUMERIC DATE LONGVARBINARY BOOLEAN NCLOB
BIGINT DECIMAL TIME NULL CURSOR ARRAY
构造方法

通过修改对象属性的方式,可以满足大多数的数据传输对象(Data Transfer Object, DTO)以及绝大部分领域模型的要求。但有些情况下你想使用不可变类。 一般来说,很少改变或基本不变的包含引用或数据的表,很适合使用不可变类。 构造方法注入允许你在初始化时为类设置属性的值,而不用暴露出公有方法。MyBatis 也支持私有属性和私有 JavaBean 属性来完成注入,但有一些人更青睐于通过构造方法进行注入。 constructor 元素就是为此而生的。

看看下面这个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User {
   //...
   public User(Integer id, String username, int age) {
     //...
  }
//...
}

为了将结果注入构造方法,MyBatis 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定位相应的构造方法。 在下面的例子中,MyBatis 搜索一个声明了三个形参的构造方法,参数类型以 java.lang.Integer, java.lang.Stringint 的顺序给出。

<constructor>
   <idArg column="id" javaType="int"/>
   <arg column="username" javaType="String"/>
   <arg column="age" javaType="_int"/>
</constructor>

当你在处理一个带有多个形参的构造方法时,很容易搞乱 arg 元素的顺序。 从版本 3.4.3 开始,可以在指定参数名称的前提下,以任意顺序编写 arg 元素。 为了通过名称来引用构造方法参数,你可以添加 @Param 注解,或者使用 '-parameters' 编译选项并启用 useActualParamName 选项(默认开启)来编译项目。下面是一个等价的例子,尽管函数签名中第二和第三个形参的顺序与 constructor 元素中参数声明的顺序不匹配。

<constructor>
   <idArg column="id" javaType="int" name="id" />
   <arg column="age" javaType="_int" name="age" />
   <arg column="username" javaType="String" name="username" />
</constructor>

如果存在名称和类型相同的属性,那么可以省略 javaType

剩余的属性和规则和普通的 id 和 result 元素是一样的。

属性 描述
column 数据库中的列名,或者是列的别名。一般情况下,这和传递给 resultSet.getString(columnName) 方法的参数一样。
javaType 一个 Java 类的完全限定名,或一个类型别名(关于内置的类型别名,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 如果你映射到一个 JavaBean,MyBatis 通常可以推断类型。然而,如果你映射到的是 HashMap,那么你应该明确地指定 javaType 来保证行为与期望的相一致。
jdbcType JDBC 类型,所支持的 JDBC 类型参见这个表格之前的“支持的 JDBC 类型”。 只需要在可能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的且允许空值的列上指定 JDBC 类型。这是 JDBC 的要求而非 MyBatis 的要求。如果你直接面向 JDBC 编程,你需要对可能存在空值的列指定这个类型。
typeHandler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默认的类型处理器。使用这个属性,你可以覆盖默认的类型处理器。 这个属性值是一个类型处理器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或者是类型别名。
select 用于加载复杂类型属性的映射语句的 ID,它会从 column 属性中指定的列检索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此 select 语句。具体请参考关联元素。
resultMap 结果映射的 ID,可以将嵌套的结果集映射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树中。 它可以作为使用额外 select 语句的替代方案。它可以将多表连接操作的结果映射成一个单一的 ResultSet。这样的 ResultSet 将会将包含重复或部分数据重复的结果集。为了将结果集正确地映射到嵌套的对象树中,MyBatis 允许你 “串联”结果映射,以便解决嵌套结果集的问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参考下面的关联元素。
name 构造方法形参的名字。从 3.4.3 版本开始,通过指定具体的参数名,你可以以任意顺序写入 arg 元素。参看上面的解释。
关联
<association property="author" column="blog_author_id" javaType="Author">
  <id property="id" column="author_id"/>
  <result property="username" column="author_username"/>
</association>

关联(association)元素处理“有一个”类型的关系。 比如,在我们的示例中,一个博客有一个用户。关联结果映射和其它类型的映射工作方式差不多。 你需要指定目标属性名以及属性的javaType(很多时候 MyBatis 可以自己推断出来),在必要的情况下你还可以设置 JDBC 类型,如果你想覆盖获取结果值的过程,还可以设置类型处理器。

关联的不同之处是,你需要告诉 MyBatis 如何加载关联。MyBatis 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加载关联:

  • 嵌套 Select 查询:通过执行另外一个 SQL 映射语句来加载期望的复杂类型。
  • 嵌套结果映射:使用嵌套的结果映射来处理连接结果的重复子集。

首先,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元素的属性。你将会发现,和普通的结果映射相比,它只在 select 和 resultMap 属性上有所不同。

属性 描述
property 映射到列结果的字段或属性。如果用来匹配的 JavaBean 存在给定名字的属性,那么它将会被使用。否则 MyBatis 将会寻找给定名称的字段。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你都可以使用通常的点式分隔形式进行复杂属性导航。 比如,你可以这样映射一些简单的东西:“username”,或者映射到一些复杂的东西上:“address.street.number”。
javaType 一个 Java 类的完全限定名,或一个类型别名(关于内置的类型别名,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 如果你映射到一个 JavaBean,MyBatis 通常可以推断类型。然而,如果你映射到的是 HashMap,那么你应该明确地指定 javaType 来保证行为与期望的相一致。
jdbcType JDBC 类型,所支持的 JDBC 类型参见这个表格之前的“支持的 JDBC 类型”。 只需要在可能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的且允许空值的列上指定 JDBC 类型。这是 JDBC 的要求而非 MyBatis 的要求。如果你直接面向 JDBC 编程,你需要对可能存在空值的列指定这个类型。
typeHandler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默认的类型处理器。使用这个属性,你可以覆盖默认的类型处理器。 这个属性值是一个类型处理器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或者是类型别名。

关联的嵌套 Select 查询

属性 描述
column 数据库中的列名,或者是列的别名。一般情况下,这和传递给 resultSet.getString(columnName) 方法的参数一样。 注意:在使用复合主键的时候,你可以使用 column="{prop1=col1,prop2=col2}" 这样的语法来指定多个传递给嵌套 Select 查询语句的列名。这会使得 prop1prop2 作为参数对象,被设置为对应嵌套 Select 语句的参数。
select 用于加载复杂类型属性的映射语句的 ID,它会从 column 属性指定的列中检索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目标 select 语句。 具体请参考下面的例子。注意:在使用复合主键的时候,你可以使用 column="{prop1=col1,prop2=col2}" 这样的语法来指定多个传递给嵌套 Select 查询语句的列名。这会使得 prop1prop2 作为参数对象,被设置为对应嵌套 Select 语句的参数。
fetchType 可选的。有效值为 lazyeager。 指定属性后,将在映射中忽略全局配置参数 lazyLoadingEnabled,使用属性的值。

搭建环境:

CREATE TABLE `teacher` (
`id` INT(10) NOT NULL,
`name` VARCHAR(3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teacher(`id`, `name`) VALUES (1, '秦老师');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10) NOT NULL,
`name` VARCHAR(30) DEFAULT NULL,
`tid` INT(1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fktid` (`tid`),
CONSTRAINT `fktid` FOREIGN KEY (`tid`) REFERENCES `teacher`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tid`) VALUES ('1', '小明', '1');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tid`) VALUES ('2', '小红', '1');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tid`) VALUES ('3', '小张', '1');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tid`) VALUES ('4', '小李', '1');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tid`) VALUES ('5', '小王', '1');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Teacher teacher;

    public Student(int id, String name, Teacher teacher)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teacher = teacher;
    }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Teacher getTeacher() {
        return teacher;
    }

    public void setTeacher(Teacher teacher) {
        this.teacher = teach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teacher=" + teacher +
                '}';
    }
}

public class Teacher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Teacher(int id, String nam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public Teacher() {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eacher{"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
}

构建两个实体类的Dao接口和映射文件

需求: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包括老师信息

<select id="getAll" resultType="student">
    select * from student
</select>

查询结果中的teacher无法写入,两种解决方法

根据嵌套子查询来解决

<select id="getAll" resultMap="StudentTeacher">
    select * from student
</select>
<resultMap id="StudentTeacher" type="student">
    <association property="teacher" column="tid" javaType="teacher" select="getTeacher"/>
</resultMap>
<select id="getTeacher" resultType="teacher">
    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id = #{id}
</select>

根据嵌套结果查询来解决

<select id="getAll2" resultMap="StudentTeacher1">
    select s.*,t.name tname from student s join teacher t on s.tid = t.id
</select>
<resultMap id="StudentTeacher1" type="student">
    <result property="id" column="id"/>
    <result property="name" column="name"/>
    <association property="teacher" javaType="teacher">
        <result column="tid" property="id"/>
        <result column="tname" property="name"/>
    </association>
</resultMap>

需求:查询所有老师的信息,包括其关联的学生信息

根据一对多处理一样,也是有两种方式来处理:

方式一:按照结果嵌套处理

<select id="getAll" resultMap="TeacherStudent">
        select s.id sid,s.name sname,s.tid tid,t.name tname from student s join teacher t on s.tid = t.id
</select>
<resultMap id="TeacherStudent" type="teacher">
    <result property="id" column="tid"/>
    <result property="name" column="tname"/>
    <collection property="students" ofType="student">
        <result column="sid" property="id"/>
        <result column="sname" property="name"/>
        <result column="tid" property="tid"/>
    </collection>
</resultMap>

SQL使用联表查询,然后结果集使用ResultMap来处理,其中collection标签用来处理集合元素,ofType表示集合中元素类型。

方式二:按照查询嵌套来处理

<select id="getAll1" resultMap="TeacherStudent1">
        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id = #{id}
</select>
<resultMap id="TeacherStudent1" type="teacher">
    <id property="id" column="id"/>
    <collection property="students" javaType="ArrayList" ofType="student" select="getStudent" column="id"/>
</resultMap>
<select id="getStudent" resultType="student">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tid = #{id}
</select>

javaType表示属性对应的类型,ofType表示泛型的类型。

3.3 日志

对于以往的开发过程,我们会经常使用到debug模式来调节,跟踪我们的代码执行过程。但是现在使用Mybatis是基于接口,配置文件的源代码执行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日志工具来作为我们开发,调节程序的工具。

Mybatis内置的日志工厂提供日志功能,具体的日志实现有以下几种工具:

  • SLF4J
  • Apache Commons Logging
  • Log4j 2
  • Log4j
  • JDK logging

具体选择哪个日志实现工具由MyBatis的内置日志工厂确定。它会使用最先找到的(按上文列举的顺序查找)。如果一个都未找到,日志功能就会被禁用。

标准日志实现

指定 MyBatis 应该使用哪个日志记录实现。如果此设置不存在,则会自动发现日志记录实现。

<settings>
       <setting name="logImpl" value="STDOUT_LOGGING"/>
</settings>

测试,可以看到控制台有大量的输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输出来判断程序到底哪里出了Bug

Log4J日志

Log4j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通过使用Log4j,我们可以控制日志信息输送的目的地是控制台、文件、GUI组件,甚至是套接口服务器、NT的事件记录器、UNIX Syslog守护进程等;我们也可以控制每一条日志的输出格式;通过定义每一条日志信息的级别,我们能够更加细致地控制日志的生成过程。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这些可以通过一个配置文件来灵活地进行配置,而不需要修改应用的代码。

导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7</version>
</dependency>

Log4j有三个主要的组件:

  • Loggers(记录器):日志类别和级别;
  • Appenders (输出源):日志要输出的地方;
  • Layouts(布局):日志以何种形式输出

Loggers组件在此系统中被分为五个级别:DEBUG、INFO、WARN、ERROR和FATAL。这五个级别是有顺序的,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分别用来指定这条日志信息的重要程度,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Log4j有一个规则:只输出级别不低于设定级别的日志信息,假设Loggers级别设定为INFO,则INFO、WARN、ERROR和FATAL级别的日志信息都会输出,而级别比INFO低的DEBUG则不会输出。

禁用和使用日志请求只是Log4j的基本功能,Log4j日志系统还提供许多强大的功能,比如允许把日志输出到不同的地方,如控制台(Console)、文件(Files)等,可以根据天数或者文件大小产生新的文件,可以以流的形式发送到其它地方等等。

常使用的类如下:

  •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 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文件)
  • 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每天产生一个日志文件)
  • 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文件大小到达指定尺寸的时候产生一个新的文件)
  • org.apache.log4j.WriterAppender(将日志信息以流格式发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

Log4j可以在Appenders的后面附加Layouts来完成这个功能。
Layouts提供四种日志输出样式,如根据HTML样式自由指定样式包含日志级别与信息的样式包含日志时间、线程、类别等信息的样式
常使用的类如下:

  • org.apache.log4j.HTMLLayout(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可以灵活地指定布局模式)
  • org.apache.log4j.SimpleLayout(包含日志信息的级别和信息字符串)
  • org.apache.log4j.TTCCLayout(包含日志产生的时间、线程、类别等信息)

配置详情

在实际应用中,要使Log4j在系统中运行须事先设定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事实上也就是对Logger、Appender及Layout进行相应设定。
Log4j支持两种配置文件格式:

  • 一种是XML格式的文件,
  • 一种是properties属性文件。

3.3.1根配置

log4j.rootLogger = [ level ] , appenderName1, appenderName2, …
log4j.additivity.org.apache=false:表示Logger不会在父Logger的appender里输出,默认为true。

1. level :设定日志记录的最低级别,可设的值有OFF、FATAL、ERROR、WARN、INFO、DEBUG、ALL或者自定义的级别,Log4j建议只使用中间四个级别。通过在这里设定级别,您可以控制应用程序中相应级别的日志信息的开关,比如在这里设定了INFO级别,则应用程序中所有DEBUG级别的日志信息将不会被打印出来。
2. appenderName:就是指定日志信息要输出到哪里。可以同时指定多个输出目的地,用逗号隔开。
例如:log4j.rootLogger=INFO,A1,B2,C3

3.3.2 配置日志信息输出目的地(appender)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 = className

appenderName:自定义appderName,在log4j.rootLogger设置中使用;
className:可设值如下:

  • (1)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 (2)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文件)
  • (3)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每天产生一个日志文件)
  • (4)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文件大小到达指定尺寸的时候产生一个新的文件)
  • (5)org.apache.log4j.WriterAppender(将日志信息以流格式发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

ConsoleAppender选项

  • Threshold=WARN:指定日志信息的最低输出级别,默认为DEBUG。
  • ImmediateFlush=true:表示所有消息都会被立即输出,设为false则不输出,默认值是true。
  • Target=System.err:默认值是System.out。

FileAppender选项

  • Threshold=WARN:指定日志信息的最低输出级别,默认为DEBUG。
  • ImmediateFlush=true:表示所有消息都会被立即输出,设为false则不输出,默认值是true。
  • Append=false:true表示消息增加到指定文件中,false则将消息覆盖指定的文件内容,默认值是true。
  • File=D:/logs/logging.log4j:指定消息输出到logging.log4j文件中。

DailyRollingFileAppender选项

  • Threshold=WARN:指定日志信息的最低输出级别,默认为DEBUG。
  • ImmediateFlush=true:表示所有消息都会被立即输出,设为false则不输出,默认值是true。
  • Append=false:true表示消息增加到指定文件中,false则将消息覆盖指定的文件内容,默认值是true。
  • File=D:/logs/logging.log4j:指定当前消息输出到logging.log4j文件中。
  • DatePattern='.'yyyy-MM:每月滚动一次日志文件,即每月产生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当前月的日志文件名为logging.log4j,前一个月的日志文件名为logging.log4j.yyyy-MM。
    另外,也可以指定按周、天、时、分等来滚动日志文件,对应的格式如下:
  1. '.'yyyy-MM:每月
  2. '.'yyyy-ww:每周
  3. '.'yyyy-MM-dd:每天
  4. '.'yyyy-MM-dd-a:每天两次
  5. '.'yyyy-MM-dd-HH:每小时
  6. '.'yyyy-MM-dd-HH-mm:每分钟

RollingFileAppender选项

  • Threshold=WARN:指定日志信息的最低输出级别,默认为DEBUG。
  • ImmediateFlush=true:表示所有消息都会被立即输出,设为false则不输出,默认值是true。
  • Append=false:true表示消息增加到指定文件中,false则将消息覆盖指定的文件内容,默认值是true。
  • File=D:/logs/logging.log4j:指定消息输出到logging.log4j文件中。
  • MaxFileSize=100KB:后缀可以是KB, MB 或者GB。在日志文件到达该大小时,将会自动滚动,即将原来的内容移到logging.log4j.1文件中。
  • MaxBackupIndex=2:指定可以产生的滚动文件的最大数,例如,设为2则可以产生logging.log4j.1,logging.log4j.2两个滚动文件和一个logging.log4j文件。

3.3.3 配置日志信息的输出格式(Layout)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layout=className

className:可设值如下:

  • (1)org.apache.log4j.HTMLLayout(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
  • (2)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可以灵活地指定布局模式)
  • (3)org.apache.log4j.SimpleLayout(包含日志信息的级别和信息字符串)
  • (4)org.apache.log4j.TTCCLayout(包含日志产生的时间、线程、类别等等信息)

HTMLLayout选项

  • LocationInfo=true:输出java文件名称和行号,默认值是false。
  • Title=My Logging: 默认值是Log4J Log Messages。

PatternLayout选项:

ConversionPattern=%m%n:设定以怎样的格式显示消息。
格式化符号说明:

  • %p:输出日志信息的优先级,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 %d:输出日志时间点的日期或时间,默认格式为ISO8601,也可以在其后指定格式,如:%d{yyyy/MM/dd HH:mm:ss,SSS}。
  • %r:输出自应用程序启动到输出该log信息耗费的毫秒数。
  • %t:输出产生该日志事件的线程名。
  • %l:输出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相当于%c.%M(%F:%L)的组合,包括类全名、方法、文件名以及在代码中的行数。例如:test.TestLog4j.main(TestLog4j.java:10)。
  • %c:输出日志信息所属的类目,通常就是所在类的全名。
  • %M:输出产生日志信息的方法名。
  • %F:输出日志消息产生时所在的文件名称。
  • %L::输出代码中的行号。
  • %m::输出代码中指定的具体日志信息。
  • %n:输出一个回车换行符,Windows平台为"\r\n",Unix平台为"\n"。
  • %x:输出和当前线程相关联的NDC(嵌套诊断环境),尤其用到像java servlets这样的多客户多线程的应用中。
  • %%:输出一个"%"字符。

另外,还可以在%与格式字符之间加上修饰符来控制其最小长度、最大长度、和文本的对齐方式。如:

    1. c: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最小的长度是20,如果category的名称长度小于20的话,默认的情况下右对齐。
  • 2)%-20c:"-"号表示左对齐。
  • 3)%.30c:指定输出category的名称,最大的长度是30,如果category的名称长度大于30的话,就会将左边多出的字符截掉,但小于30的话也不会补空格。
log4j.rootLogger=DEBUG,console,dailyFile,im
log4j.additivity.org.apache=true
# 控制台(console)
log4j.appender.console=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console.Threshold=DEBUG
log4j.appender.console.ImmediateFlush=true
log4j.appender.console.Target=System.err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日志文件(logFile)
log4j.appender.logFile=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logFile.Threshold=DEBUG
log4j.appender.logFile.ImmediateFlush=true
log4j.appender.logFile.Append=true
log4j.appender.logFile.File=D:/logs/log.log4j
log4j.appender.log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log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回滚文件(rollingFile)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Threshold=DEBUG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ImmediateFlush=true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Append=true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File=D:/logs/log.log4j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MaxFileSize=200KB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MaxBackupIndex=50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定期回滚日志文件(dailyFile)
log4j.appender.dailyFile=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dailyFile.Threshold=DEBUG
log4j.appender.dailyFile.ImmediateFlush=true
log4j.appender.dailyFile.Append=true
log4j.appender.dailyFile.File=D:/logs/log.log4j
log4j.appender.dailyFile.DatePattern='.'yyyy-MM-dd
log4j.appender.dailyFil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daily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应用于socket
log4j.appender.socket=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ocket.RemoteHost=localhost
log4j.appender.socket.Port=5001
log4j.appender.socket.LocationInfo=true
# Set up for Log Factor 5
log4j.appender.socke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ocket.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Log Factor 5 Appender
log4j.appender.LF5_APPENDER=org.apache.log4j.lf5.LF5Appender
log4j.appender.LF5_APPENDER.MaxNumberOfRecords=2000
# 发送日志到指定邮件
log4j.appender.mail=org.apache.log4j.net.SMTPAppender
log4j.appender.mail.Threshold=FATAL
log4j.appender.mail.BufferSize=10
log4j.appender.mail.From = xxx@mail.com
log4j.appender.mail.SMTPHost=mail.com
log4j.appender.mail.Subject=Log4J Message
log4j.appender.mail.To= xxx@mail.com
log4j.appender.mail.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mail.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应用于数据库
log4j.appender.database=org.apache.log4j.jdbc.JDBCAppender
log4j.appender.databas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log4j.appender.database.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log4j.appender.database.user=root
log4j.appender.database.password=
log4j.appender.database.sql=INSERT INTO LOG4J (Message) VALUES('=[%-5p] %d(%r) --> [%t] %l: %m %x %n')
log4j.appender.database.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database.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 自定义Appender
log4j.appender.im = net.cybercorlin.util.logger.appender.IMAppender
log4j.appender.im.host = mail.cybercorlin.net
log4j.appender.im.username = username
log4j.appender.im.password = password
log4j.appender.im.recipient = corlin@cybercorlin.net
log4j.appender.im.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im.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d(%r) --> [%t] %l: %m %x %n
posted @ 2022-03-07 10:17  无涯子wyz  阅读(17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