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衔接】等式变形、不等式解法
B 站视频 P2-P3
乘法公式
基本公式
- \((a+b)^3=a^3+3a^2b+3ab^2+b^3\)
- \((a-b)^3=a^3-3a^2b+3ab^2-b^3\)
- \(a^3+b^3=(a+b)(a^2+b^2-ab)\)
- \(a^3-b^3=(a-b)(a^2+b^2+ab)\)
根号套根号,凑完全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a \pm b)^2=a^2 \pm 2ab+b^2\)
例:\(\sqrt{5-2\sqrt{6}}\),可以把 \(2\sqrt{6}\) 看成完全平方公式里面的 \(2ab\),拆一下可以得到 \(2\sqrt{6}=2 \times \sqrt{2} \times \sqrt{3}\)(对应公式里面的 \(a=\sqrt2,b=\sqrt3\)),发现 \(\left(\sqrt{2}\right)^2+\left(\sqrt{3}\right)^2=5\),于是:
注意绝对值不要漏掉。
如果遇到像 \(\sqrt{4-\sqrt{15}}\) 这种没有二倍的式子,可以先提取出一个 \(\dfrac{1}{2}\) 出来,变成 \(\sqrt{\dfrac{1}{2}(8-2\sqrt{15})}\) 就好做了。
同样要注意绝对值不要丢掉。
因式分解
公式法
直接用各种乘法公式搞一搞就搞出来了。
十字相乘
如果遇到了二次三项式,可以尝试用十字相乘。\(Ax^2+Bx+C=(ax+b)(cx+d)=acx^2+(ad+bc)x+bd\),其中大写的字母题目会给出来,小写的 \(a,b,c,d\) 就要自己去试试了。
要找左边的两个 \(a,c\) 相乘结果等于 \(A\),右边两个 \(b,d\) 相乘结果等于 \(C\),十字交叉相乘(\(ad+bc\))的结果等于 \(B\),然后最后的结果横着写下来 \((ax+b)(cx+d)\)。
一句话就是:横着写,竖着凑,斜着乘
如果题目中有一大堆字母(\(x,y,a,b\))之类的,可以先找一个字母出来当成主元,其他全部当成常量,一步一步因式分解。
猜根法因式分解
看到题目中一个 \(ax^3+bx^2+cx+d\),出现了三次,可以考虑一下令 \(ax^3+bx^2+cx+d=0\),然后使用虚空终端连接世界树,让世界树帮你算出一个根 瞪眼法瞪出一个根出来(一般都是 \(\pm 1,\pm 2\),实在恶心人的题目有可能出现 \(\pm \dfrac12\) 这一类),假设用瞪眼法瞪出的根为 \(t\),那么原式一定包含一个因式 \((x-t)\),具体可参考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x-x_1)(x-x_2)=0\) 时,方程的根就为 \(x_1,x_2\)。之后就可以使用长除法把原式除以 \((x-t)\),再对剩下的式子因式分解(一般这个剩下的式子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
长除法其实就是把小学生做的那个竖式除法一个算法,只不过把数字换成了式子。试商的思路:比如写到 \(\dfrac{x^3+x^2}{x-1}\) 这一步时,此时应该要把 \(x^3\) 消掉,我到底要让 \(x-1\) 乘以谁才能把这个 \(x^3\) 消掉呢?肯定是 \(x^2\) 啊,因为 \(x^2(x-1)=x^3-x^2\),然后 \((x^3+x^2)-(x^3-x^2)\) 就可以发现把 \(x^3\) 减掉了。
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把不等式直接看成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先算出二次函数与 \(x\) 轴的交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它在 \(x\) 轴上方的部分是哪里。小于号、小于等于号、大于等于号同理。
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先画图象,再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
分式不等式
- \(\frac ab>0 \iff ab>0\)(\(a,b\) 同号)
- \(\frac ab<0 \iff ab<0\)(\(a,b\) 异号)
如果遇到不等号另一侧不是 \(0\) 的情况就移项通分一下。
注意,分母不能为零,写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下。
高次不等式
形如 \((x-a_1)^{b_1}(x-a_2)^{b_2}(x-a_3)^{b_3} \cdots (x-a_n)^{b_n}>/</\ge/\le0\) 这样的不等式可以使用穿针引线法,先假设原式等于零求出根来,然后利用口诀 奇穿偶不穿 (即指数为奇数的时候要传过去,偶数的时候不要穿过去,为什么?画一个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就知道了)画出图象,最后看函数图像位于 \(x\) 轴上方/下方的部分就可以得出不等式解集。
比如 \(y=(x-1)^2(x+0.2)(3x-1)\),令 \(y=0\) 得到三个根 \(x_1=1,x_2=-0,2,x_3=\frac13\),\(x_1\) 对应的是 \((x-1)^2\),次数为 \(2\) 是偶数,所以要传过去,但是 \(x_2,x_3\) 对应的因式都是奇数次(\(1\) 次),所以不用穿。
如果要求 \((x-1)^2(x+0.2)(3x-1)>0\),则看 \(x\) 轴上方的部分。如图:

绝对值不等式
如果遇到了形如 \(|a|>|b|\) 这种式子,可以使用 \(|a|>|b| \iff a^2>b^2\) 这个结论转化成一元二次不等式,然后进行求解。小于号等同理。
如果遇到了只有一边有绝对值的,可以分情况讨论。
有些也可以按照几何定义理解,\(|a|\) 表示的是数轴上 \(a\) 所对应的数到原点的距离,\(|a|>2 \to a<-2\) 或 \(a>2\)。
根式不等式
遇到了像 \(\sqrt{a}<b\) 这种式子之后,先平方一下,然后考虑三个约束条件:
- \(a<b^2\),没啥好解释了,跟着原式来的;
- \(a \ge 0\),平方根具有非负性,总不能给你高出一个虚数出来对吧;
- \(b>0\),显然 \(\sqrt{a}\) 是非负数,\(b\) 比一个非负数还大,那么肯定要 \(>0\)。
最后解出来即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