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软考之软件设计师专家预测卷答案
试题1
在cpu执行一段程序的过程中,cache的存取次数为4 600次,由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数为400次。若cache的存取周期为5ns,cpu的平均访问时间为6.6ns,则主存的存取周期为 (1) ns。
a.18.6 b.21.7
c.23.8 d.25
(1)d。
试题2
cpu执行程序时,为了从内存中读取指令,需要先将 (2) 的内容输送到地址总线上。
a.指令寄存器 b.标志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 d.变址寄存器
(2)c。
试题3
知识产权与其相关财产权利的本质区别在于 (3) 。
a.权利的无形性 b.权利具有时间性
c.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 d.权利具有专有性
(3)c
试题4
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 (4) 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中予以说明。
a.业务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用户需求 d.功能需求
(4)d。
试题5
在mvc架构模式中,用户界面对用户输入的响应方式是由 (5) 部分描述的。
a.模型 b.视图
c.控制器 d.解释器
(5)c。
试题6
一幅分辨率为800×600×256色未压缩图像的数据量约为 (6) kb。
a.470 b.480
c.3 760 d.480 000
(6)a。
试题7
与递归技术的联系最弱的是 (7) 算法策略。
a.贪心 b.回溯
c.分治 d.动态规划
(7)a。
试题8
由权值为5,9,2,6的4个叶子构造一棵哈夫曼树,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8) 。
a.21 b.22
c.42 d.44
(8)c。
试题9
在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但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 (9) 。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归并排序 d.基数排序
(9)a。
试题10
(10) 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并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a.桥接(bridge) b.外观(facade)
c.修饰(decorator) d.组合(composite)
(10)d。
试题11
采用uml分析用户需求时,用例ucl可以出现在用例uc2出现的任何位置,那么ucl和uc2之间的关系是 (11) 关系。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11)c。
试题12
当客户机需要接收电子邮件时,客户端软件(例如,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等)与pop3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 (12) 连接。
a.Ftp b.ppp
c.udp d.tcp
(12)d。
试题13
表达式“y=(a-b/c)×(d+e)”的后缀式表示为 (13) 。
a.yab-/c×de+= b.yabc/-de+×=
c.yabc-/de+×= d.ya-bc/de+×=
(13)b。
试题14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散列函数h(key) = key % 7计算散列地址,并散列存储在散列表a[0…6]中,若采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14) 。
a.1.4 b.1.6
c.2.0 d.2.2
(14)c。
试题15
在c语言中,设有数组定义:char array[]=“china”;则数组array所占用的空间为 (15) 。
a.5个字节 b.6个字节
c.10个字节 d.12个字节
(15)b。
试题16
利用逐点插入建立序列(52,43,73,88,76,18,38,61,45,39)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之后,查找元素45要进行 (16) 次元素间的比较。
a.3 b.4
c.6 d.8
(16)a。
试题17
cmm模型从 (17) 级别开始,管理和工程的软件过程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建立较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并综合成整个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a.已定义级 b.定量管理级
c.可重复级 d.优化级
(17)a。
试题18
若某计算机系统是由500个相同失效率的元器件构成的串联系统。该计算机系统的mtbf为2×104小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时,该计算机系统的每个元器件的失效率为 (18) 。
a.2×10-3/h b.5×10-5/h
c.10-6/h d.10-7/h
(18)d。
试题19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19) 并不是需求分析的实现步骤之一。
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c.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19)d。
试题20
对于以下的文法g[s], (20) 是其句子(从s出发开始推导)。
g(s):s→m|(s,m) m→p|mp p→a|b|c|…|x|x|z
a.(abc) b.((a,f))
c.(c,(da)) d.((fac,bb),g)
(20)d。
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it/200810/177661.htm
在cpu执行一段程序的过程中,cache的存取次数为4 600次,由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数为400次。若cache的存取周期为5ns,cpu的平均访问时间为6.6ns,则主存的存取周期为 (1) ns。
a.18.6 b.21.7
c.23.8 d.25
(1)d。
试题2
cpu执行程序时,为了从内存中读取指令,需要先将 (2) 的内容输送到地址总线上。
a.指令寄存器 b.标志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 d.变址寄存器
(2)c。
试题3
知识产权与其相关财产权利的本质区别在于 (3) 。
a.权利的无形性 b.权利具有时间性
c.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 d.权利具有专有性
(3)c
试题4
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 (4) 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中予以说明。
a.业务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用户需求 d.功能需求
(4)d。
试题5
在mvc架构模式中,用户界面对用户输入的响应方式是由 (5) 部分描述的。
a.模型 b.视图
c.控制器 d.解释器
(5)c。
试题6
一幅分辨率为800×600×256色未压缩图像的数据量约为 (6) kb。
a.470 b.480
c.3 760 d.480 000
(6)a。
试题7
与递归技术的联系最弱的是 (7) 算法策略。
a.贪心 b.回溯
c.分治 d.动态规划
(7)a。
试题8
由权值为5,9,2,6的4个叶子构造一棵哈夫曼树,该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8) 。
a.21 b.22
c.42 d.44
(8)c。
试题9
在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但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 (9) 。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归并排序 d.基数排序
(9)a。
试题10
(10) 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并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a.桥接(bridge) b.外观(facade)
c.修饰(decorator) d.组合(composite)
(10)d。
试题11
采用uml分析用户需求时,用例ucl可以出现在用例uc2出现的任何位置,那么ucl和uc2之间的关系是 (11) 关系。
a.include b.extend
c.generalize d.call
(11)c。
试题12
当客户机需要接收电子邮件时,客户端软件(例如,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等)与pop3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 (12) 连接。
a.Ftp b.ppp
c.udp d.tcp
(12)d。
试题13
表达式“y=(a-b/c)×(d+e)”的后缀式表示为 (13) 。
a.yab-/c×de+= b.yabc/-de+×=
c.yabc-/de+×= d.ya-bc/de+×=
(13)b。
试题14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散列函数h(key) = key % 7计算散列地址,并散列存储在散列表a[0…6]中,若采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14) 。
a.1.4 b.1.6
c.2.0 d.2.2
(14)c。
试题15
在c语言中,设有数组定义:char array[]=“china”;则数组array所占用的空间为 (15) 。
a.5个字节 b.6个字节
c.10个字节 d.12个字节
(15)b。
试题16
利用逐点插入建立序列(52,43,73,88,76,18,38,61,45,39)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之后,查找元素45要进行 (16) 次元素间的比较。
a.3 b.4
c.6 d.8
(16)a。
试题17
cmm模型从 (17) 级别开始,管理和工程的软件过程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建立较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并综合成整个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a.已定义级 b.定量管理级
c.可重复级 d.优化级
(17)a。
试题18
若某计算机系统是由500个相同失效率的元器件构成的串联系统。该计算机系统的mtbf为2×104小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时,该计算机系统的每个元器件的失效率为 (18) 。
a.2×10-3/h b.5×10-5/h
c.10-6/h d.10-7/h
(18)d。
试题19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19) 并不是需求分析的实现步骤之一。
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c.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19)d。
试题20
对于以下的文法g[s], (20) 是其句子(从s出发开始推导)。
g(s):s→m|(s,m) m→p|mp p→a|b|c|…|x|x|z
a.(abc) b.((a,f))
c.(c,(da)) d.((fac,bb),g)
(20)d。
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it/200810/177661.htm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