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886 - Journey 解题报告


P10886 - Journey 解题报告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攻克 P10886 - Journey 这道题。初看题目,一个包含四层求和的复杂式子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但别担心,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第一步:理解题意,看穿“纸老虎”

题目要求我们计算这个式子的值:

\[\sum_{a=1}^{n}\sum_{b=a+1}^{n+1}\sum_{c=1}^{n}\sum\limits_{i\in \mathrm{range}(a,b,c)} g_i \]

这其实是在说:

  1. 我们有三层循环,遍历所有可能的 (a, b, c) 组合。
  2. 对于每一组 (a, b, c),都会生成一个序列 range(a, b, c)
  3. 我们把这个序列里所有元素的 g 值加起来。
  4. 最后,把所有 (a, b, c) 组合算出的和全部累加,得到最终答案。

直接按这个流程模拟,四层循环,时间复杂度至少是 O(n^4),对于 n 高达 2 \times 10^7 的数据,电脑肯定会算到“地老天荒”。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

第二步:转变思路,从“贡献”出发

当遇到复杂的求和问题时,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技巧:转换求和主体,也叫计算贡献

  • 原始思路:对于每一组 (a, b, c),它贡献了哪些 g_i
  • 新思路:对于每一个 g_i,它被多少组 (a, b, c) 算进去了?

这样,总和就可以表示成:

\[\text{总和} = \sum_{i=1}^{n} g_i \times (\text{g}_i \text{被计算的次数}) \]

问题瞬间简化!我们只需要对每个 g_i,算出它的“出场次数”,然后乘上 g_i 本身,最后把所有 i 的结果加起来就行了。

第三步:分析 gᵢ 的“出场”条件

现在,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对于一个固定的 i,究竟什么样的 (a, b, c) 才能让 i 出现在 range(a, b, c) 里呢?

range(a, b, c) 的序列是 [a, a+c, a+2c, ...]。元素 i 在其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i 不能比首项 a 还小,即 a \le i
  2. 序列的上限是 b(不包含 b),所以 i 必须小于 b,即 i < b
  3. i 必须是从 a 开始,每次跳 c 步能到达的位置。这意味着 ia 的差值 (i-a) 必须是步长 c 的整数倍。换句话说,c 必须是 (i-a) 的一个因数

我们来统计满足以上三点以及题目本身限制(1 \le a \le ii+1 \le b \le n+11 \le c \le n)的 (a, b, c) 有多少组。

  1. b 的选择b 的范围是 [i+1, n+1],共有 (n+1) - (i+1) + 1 = n + 1 - i 种选择。这很简单,只和 i 有关。

  2. ac 的选择ac 的选择是关联的。我们来分析 a 的不同取值:

    • 情况一:当 a = i
      这时 i-a = 0。条件 c | (i-a) 变成了 c | 0。任何正整数(除了0自己)都是0的倍数,所以 c 可以是 1n 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因此,cn 种选择。

    • 情况二:当 a < i 时 (即 1 \le a \le i-1)
      这时 i-a 是一个正数。c 必须是 i-a 的因数。我们记 d(x)x 的因数个数。那么对于一个固定的 ac 就有 d(i-a) 种选择。(因为 a < i \le n,所以 i-a 的所有因数都小于 n,都在 c 的取值范围内)。
      a 可以从 1 取到 i-1,所以这部分总的 (a, c) 组合数就是:

      \[\sum_{a=1}^{i-1} d(i-a) \]

      这个求和式看起来很熟悉。我们换个元,令 j = i-a。当 a1 变到 i-1 时,j 就从 i-1 变到 1。所以上式等价于:

      \[\sum_{j=1}^{i-1} d(j) \]

      这不就是 d(x) 函数的前缀和 吗!

综合以上,对于一个 g_i,它的总出场次数是:

\[\text{次数}_i = (\text{b 的选择数}) \times (\text{a 和 c 的总选择数}) \\ = (n+1-i) \times \left( \left(\sum_{j=1}^{i-1} d(j)\right) + n \right) \]

第四步:高效实现,冲向终点

我们已经有了清晰的公式,现在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计算它。

  1. 生成 g 序列:这很简单,根据题目给的递推公式,从 g_n 倒着循环算出 g_{n-1}, ..., g_1 即可。记得随时取模。

  2. 预处理 d(x) 和它的前缀和:这是本题的性能关键。我们需要快速求出 1n 所有数的因数个数。

    • 线性筛法:这是一个神奇的算法,可以在 O(n) 的时间内预处理出很多数论函数,包括我们需要的“因数个数函数” d(n)。它的原理是在筛选素数的同时,利用数的最小质因子信息来递推计算 d(n)。虽然具体实现稍显复杂,但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标准武器。
    • 得到所有 d(1), d(2), ..., d(n) 后,我们再用一个循环计算出它们的前缀和 S[k] = \sum_{j=1}^{k} d(j)
  3. 计算最终答案:万事俱备!我们只需写一个循环,从 i=1n

    • 查表得到 d(j) 的前缀和 S[i-1]
    • 根据我们的公式 count = (n+1-i) * (S[i-1] + n) 计算出 g_i 的出场次数。
    • g_i * count 累加到最终答案 ans 中。
    • 整个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使用 long long 防止乘法溢出,并及时对 10^9 + 7 取模。

代码解读

题解中的代码完美地实现了上述流程:

#include<bits/stdc++.h>
// ... 省略头文件和常量定义 ...

// 核心函数 get(n): 使用线性筛预处理因数个数 d(i) (代码中是 f[i]) 及其前缀和
inline void get(int n){
	f[1]=1; // d(1) = 1
	// 线性筛主体
	for (int i=2;i<=n;i++){
		// ... 复杂的线性筛逻辑,用于计算 f[i] = d(i) ...
	}
	// 将 f[i] 转换为 d(i) 的前缀和
	for (int i=1;i<=n;i++) f[i] = (f[i] + f[i-1]) % mod; // 注意取模
}

main(){
	// 读入
	int n=read(),A=read(),B=read(),C=read();b[n]=read();
	
	// 步骤一:预处理
	get(n);
	
	// 步骤二:生成 g 序列 (代码中是 b 数组)
	for (int i=n-1;i>0;i--)
		b[i]=(1ll*A*b[i+1]%mod*b[i+1]%mod+1ll*B*b[i+1]%mod+C)%mod;

	int ans=0;
	// 步骤三:循环计算最终答案
	for (int i=1;i<=n;i++){
		// sum = S[i-1] (d(j)的前缀和)
		long long sum = f[i-1]; 
		// 计算 g_i 的总贡献
		// 贡献 = g_i * (n+1-i) * (S[i-1] + n)
		long long term1 = (1ll * b[i] * (n + 1 - i)) % mod;
		long long term2 = (sum + n) % mod;
		ans = (ans + (term1 * term2) % mod) % mod;
	}
	cout << ans;
	return 0;
}

(为方便理解,我对原代码的计算逻辑进行了展开解释,原代码将几步合并在了一起。)

总结

这道题的解题之旅,就像一次从复杂到简单的探索:

  1. 看穿本质:将复杂的四重求和,转化为对每个 g_i 的贡献计数。
  2. 数学分析:推导出计算 g_i 贡献次数的精确公式。
  3. 算法加速:利用线性筛这一高效工具,将 O(n^4) 的不可能变成了 O(n) 的可行。

希望这份报告能帮助你轻松掌握这道题的精髓!

posted @ 2025-07-21 15:09  surprise_ying  阅读(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