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43 [USTCPC 2025] 图上交互题4 / Constructive Shortest Path 解题报告


P12043 [USTCPC 2025] 图上交互题4 / Constructive Shortest Path 解题报告

前言

你好!这份报告旨在帮助你理解这道关于最短路问题的构造题。这道题看起来有点绕,它不是让我们求最短路,而是给了我们一些最短路的信息,让我们反过来构造出满足条件的边权。我们将一步步剖析题目,理清思路,并最终说明为什么提供的代码是正确的。

题目分析: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首先,我们用大白话翻译一下题目:

  1. 输入:
    • 一个图,有 n 个点和 m 条边。
    • 对于每一条边 (u, v),题目直接给出了一个值,记为 f(u, v)。这个值代表了 最终 图中从 uv最短路径长度
  2. 任务:
    • 我们要为图中的每一条边 (u, v) 设置一个我们自己决定的、非负的真实边权,记为 a
    • 我们设置的这套边权 a 必须是“合法的”。所谓“合法”,就是指在这套边权 a 构成的图中,对于任意一条在输入中给出的边 (u_i, v_i),其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必须恰好等于题目给定的那个 f(u_i, v_i)
  3. 输出:
    • 如果能找到这样一套合法的边权 a,就输出 Yes,并给出你构造的一组 a
    • 如果找不到,就输出 No

核心矛盾:(u, v) 的真实权重 a,和它两端的点的最短路径 f(u, v),是什么关系?

  • uv,至少有一条路径,就是直接走 (u,v) 这条边,代价是 a
  • 但也可能存在另一条更短的路,比如 u -> k -> v
  • 最短路径 f(u, v) 是所有从 uv 的路径中代价最小的那一条。
  • 因此,必然有 f(u, v) <= a。直接走这条边的代价,一定不会比最短路还短。

核心思路:如何构造边权 a

既然题目要我们构造一组解,我们就应该从最简单、最直观的想法入手。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条边 (u, v),必须满足 a >= f(u, v)。那么,最简单的构造方法是什么呢?

大胆猜测:直接令边权 a 就等于题目给定的最短路 f(u, v)

即,对于输入的每一条边 (u_i, v_i) 和对应的 f(u_i, v_i),我们就尝试将这条边的真实边权 a_i 设置为 f(u_i, v_i)

现在,我们有了一套完整的边权了。但这套边权是否“合法”呢?我们需要验证。

如何验证?

假设我们已经采纳了上述构造方法(a_i = f(u_i, v_i))。现在,我们有了一个边权确定的图。对于这个图,我们去计算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对于任意一条原始输入边 (u_i, v_i),我们来检查:

  1. 在我们构造的图中,从 u_iv_i 的新算出来的最短路径长度是多少?我们称之为 dist(u_i, v_i)
  2. 这个 dist(u_i, v_i) 是否等于题目最初给定的 f(u_i, v_i)
  • dist(u_i, v_i) 会不会大于 f(u_i, v_i)

    • 不会。因为我们构造时,已经把边 (u_i, v_i) 的权重 a_i 设置成了 f(u_i, v_i)。所以从 u_iv_i 至少有一条路径(就是直连的这条边)的长度是 f(u_i, v_i)。最短路径 dist(u_i, v_i) 只会比它更小或等于它。
  • dist(u_i, v_i) 会不会小于 f(u_i, v_i)

    • 这完全有可能! 比如,题目要求 f(A, C) = 10,我们便设置边 (A, C) 的权重为 10。但如果图中还存在一个B点,且 f(A, B) = 3f(B, C) = 4。我们同样设置边 (A, B) 权重为 3,边 (B, C) 权重为 4。那么在我们的构造下,从 A 到 C 有一条路 A -> B -> C,总长度是 3 + 4 = 7。这个长度 7 就比我们期望的 f(A, C) = 10 要小了。
    •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题目要求 AC 的最短路是 10,但我们的构造方案却找到了一条长度为 7 的路。这意味着我们最初的构造方案是失败的,并且 不存在任何合法的构造方案。因为无论你怎么调高边 (A, C) 的权重 a,那条 A -> B -> C 的路径长度 7 依然存在,最短路永远不可能变回 10

结论:
我们的构造方法(令 a_i = f(u_i, v_i))是可行的,当且仅当,对于所有输入的边 (u_i, v_i),在我们构造出的图中,计算出的实际最短路 dist(u_i, v_i) 恰好等于 f(u_i, v_i)。如果出现 dist(u_i, v_i) < f(u_i, v_i) 的情况,则无解。

解题步骤:算法实现

现在,思路已经清晰,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算法:

  1. 初始化:

    • 我们需要计算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来验证我们的构造。由于点数 n <= 500,这是一个经典的多源最短路问题,使用 Floyd-Warshall 算法非常合适。
    • 创建一个 n x n 的距离矩阵 dijdij[x][y] 用来存储从 xy 的最短路径长度。
    • dij 中所有值初始化为一个非常大的数(代表无穷大),dij[i][i] 初始化为 0(自己到自己的距离是0)。
  2. 构建初始图:

    • 读取 m 条边。对于每条边 (u, v) 和给定的 f(u, v)
    • 我们暂定这条边的权重就是 f(u, v)。所以在我们的 dij 矩阵中,dij[u][v]dij[v][u] 的初始值就应该是 f(u, v)
    • 注意: 可能有重边(比如输入了两条 (1,2) 的边),我们应该取其中 f 值较小的那一个作为初始边权,因为那条边提供了更短的直连路径。代码中的 dij[u][v] = min(dij[u][v], w) 正是处理了这一点。
  3. 计算所有点对的最短路:

    • dij 矩阵上运行标准的 Floyd-Warshall 算法。
    • 三重循环 for k, for x, for y,更新 dij[x][y] = min(dij[x][y], dij[x][k] + dij[k][y])
    • 执行完毕后,dij[x][y] 就存储了在我们构造的图中,从 xy 的真正最短路径长度。
  4. 验证并输出:

    • 再次遍历输入的 m 条边。对于第 i 条边 (u_i, v_i) 和给定的 f(u_i, v_i)
    • 检查我们算出来的最短路 dij[u_i][v_i] 是否小于 f(u_i, v_i)
    • 如果小于,说明出现了我们之前分析的矛盾情况,不存在任何解。直接输出 No 并结束程序。
    • 如果所有 m 条边都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矛盾,说明我们的构造是成功的!
    • 输出 Yes
    • 然后输出我们构造的边权。我们构造的边权就是每条边对应的 f 值,所以直接将输入的 f 值依次输出即可。

代码讲解

我们对照着解题步骤来看你的 AC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 使用 long long 防止整数溢出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505 , M = 1e5 + 5;
int dij[N][N];
struct stu // 用结构体存储原始输入,方便最后验证
{
	int x , y , val; // val 就是题目给的 f(x, y)
}s[M];

signed main()
{
	// ... (一些输入输出优化)
	int n , m;
	cin >> n >> m;
    
    // 步骤1:初始化
	memset(dij , 0x3f , sizeof dij); // 0x3f3f3f3f 是一个常用的“无穷大”值
	for (int i = 1; i <= n; i++)
	{
		dij[i][i] = 0;
	}

    // 步骤2:构建初始图
	for (int i = 1; i <= m; i++)
	{
		cin >> s[i].x >> s[i].y >> s[i].val; // 读取并存储
		int u = s[i].x , v = s[i].y , w = s[i].val;
		// 设置初始边权,处理了重边情况
		dij[u][v] = dij[v][u] = min(dij[u][v] , w); 
	}

    // 步骤3:运行 Floyd-Warshall 算法
	for (int k = 1; k <= n; k++)
	{
		for (int x = 1; x <= n; x++)
		{
			for (int y = 1; y <= n; y++)
			{
				dij[x][y] = min(dij[x][y] , dij[x][k] + dij[k][y]);
			}
		}
	}

    // 步骤4:验证
	for (int i = 1; i <= m; i++)
	{
        // 检查我们算出的最短路(dij)是否比题目要求(s[i].val)的更短
		if (dij[s[i].x][s[i].y] < s[i].val)
		{
			cout << "No"; // 如果是,则无解
			return 0;
		}
	}

    // 步骤4:输出结果
	cout << "Yes" << endl; // 所有检查通过,有解
	for (int i = 1; i <= m; i++)
	{
        // 输出我们构造的边权,即每条边对应的 f(u,v)
		cout << s[i].val << " ";
	}
	return 0;
}

关于样例1的输出 0 1 114514 的说明:
你可能会困惑,为什么代码输出的是 0 1 1,而样例输出是 0 1 114514

这是因为合法的解不唯一。对于第三条边 (3, 1),题目要求 f(3, 1) = 1

  • 我们的代码构造出的边权 a_3 = 1。此时,路径 3 -> 2 -> 1 的长度是 f(3,2) + f(2,1) = 1 + 0 = 1。最短路确实是 1,满足条件。
  • 样例给出的边权 a_3 = 114514。此时,路径 3 -> 2 -> 1 长度仍是 1,而直连边 (3,1) 长度是 114514。最短路还是 1,也满足条件。
    只要 a_3 >= 1,任何 a_3 的值都是可以的。题目只要求输出任意一组解,所以你的代码输出 0 1 1 是完全正确的。

总结

这道题的精髓在于从一个看似复杂的要求中,找到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构造方案(a_i = f(u_i, v_i)),然后围绕这个构造方案进行验证。Floyd-Warshall 算法在这里不是用来求解未知最短路,而是作为一个强大的 验证工具,来检查我们的构造方案是否满足题目给出的所有约束条件。希望这份报告能帮助你彻底弄懂这道题!

posted @ 2025-07-11 19:47  surprise_ying  阅读(2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