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的核心实现原理

Docker的核心实现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容器化技术

    • Namespaces: 提供隔离功能,如PID(进程ID)、NET(网络)、MNT(挂载)等,使得每个容器有独立的资源视图。

    • Cgroups: 控制和限制容器的资源使用,如CPU、内存和I/O,确保容器不会超出设定的资源限制。

  2. 镜像管理

    • Union Filesystems: 允许多个文件系统层叠加,Docker使用aufsoverlay2等文件系统来实现镜像的层次结构和高效的文件共享。

    • Image Layering: 镜像由多个只读层组成,每个层表示文件系统的变化,镜像创建和下载时,只需下载更改的层。

  3. 容器运行

    • Container Runtime: Docker使用containerd作为容器运行时,负责容器的创建、运行、停止和删除等操作。

    • OCI Standards: 遵循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标准,确保容器镜像和运行时的兼容性。

  4. 网络管理

    • Virtual Networking: Docker使用虚拟网络驱动程序(如bridgeoverlay)来实现容器之间和容器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 Port Mapping: 将容器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端口,以便外部访问容器服务。

  5. 存储管理

    • Volumes: 提供持久化数据存储,将数据存储在宿主机文件系统中的特定位置,与容器生命周期分离。

    • Bind Mounts: 允许将宿主机的目录或文件挂载到容器中,提供灵活的数据访问方式。

posted @ 2024-09-03 17:53  地瓜地瓜,我是土豆  阅读(3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