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晶圆到芯片:CMOS工艺的全流程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如果把一颗芯片放大到城市尺度,晶体管就是其中的楼宇,金属互连则是纵横交错的道路与桥梁。"
一、成本视角:为什么“晶圆厂”是烧钱巨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B/$3M/$3K/$3:一座 12 寸先进工厂的资本支出约 30 亿美元;一条产线每天运营成本 300 万美元;一片(wafer)3 千美元;一颗裸片(die)仅 3 美元。 工艺越先进,晶体管越小,单位功能成本反而下降,但前期投入的门槛指数级上升。
二、从“开关”概念到 CMOS NMOS 与 PMOS 的剖面图如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零栅压时,源极与漏极之间被 p/n 型势垒阻断,晶体管 OFF; 施加正栅压后,栅氧下方形成反型沟道,电子得以通行,晶体管 ON。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三、七大工艺模块:循环往复 七大步骤:
光刻(Photolithography):旋涂光刻胶 → 掩膜曝光 → 显影 → 图形转移。
离子注入(Implant):高能量轰击,打出 n+/p+ 区。
扩散/退火(Diffusion/RTP):修复晶格损伤,激活杂质,控制结深。
薄膜沉积(CVD/PVD):氧化层、多晶硅、金属、阻挡层。
刻蚀(Etch):湿法各向同性 vs 干法 RIE 各向异性,图形精确雕刻。
化学机械抛光(CMP):把高低起伏磨成纳米级平整,才能继续下一层。
清洗 & 量测:每步前后都要确保无颗粒、无划痕,否则良率雪崩。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Photolithography
四、前端制程(FEOL)
  • 衬底选择:低阻 p 型硅
  • DNW(Deep N-Well):用高能离子注入构建深埋 N 阱,实现 NMOS 隔离。
  • 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取代老旧的 LOCOS,避免“鸟嘴”侵占。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双阱 & 阈值调整:N-well、P-well、低/高压阈值注入,多掩膜、高能/低能搭配。
  • 栅氧与多晶硅
  • LDD + halo/pocket注入:轻掺杂漏区 + 倾角口袋,抑制短沟道效应和热载流子。
  • 侧墙 & 重掺杂:侧墙(spacer)做掩模,形成高浓度源漏,串联电阻骤降。
  • 硅化物(Salicide):TiSi→CoSi→NiSi 演进,薄层电阻从 10 Ω/□ 降到 <1 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五、后端制程(BEOL):铜互连的时代
钨塞(W-plug)与铝线:0.18 µm 以上节点主流,铝电阻 2.7 µΩ·cm,但电迁移差。
铜 + 低 k:0.13 µm 之后全面转向大马士革铜(Damascene Cu): 先刻蚀氧化层沟槽 → 电镀 Cu → CMP 抛光 → 电阻降低,电流密度提升。
平面化挑战:CMP 容易在宽金属线上产生“dishing”与“erosion”,解决方法是加 dummy fill、限制线宽、slotting 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UID:3546863642871878
 
参考文献链接
posted @ 2025-08-11 06:28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