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for循环和泛型的概念

增强for循环

一、增强for循环
增强for循环的作用: 简化迭代器的书写格式。(注意:增强for循环的底层还是使用了迭代器遍历。)
增强for循环的适用范围: 如果是实现了Iterable接口的对象或者是数组对象都可以使用增强for循环。
增强for循环的缺点:增强for循环和Iteration遍历的效果是一样的,也就说增强for循环的内部也就是调用iteratoer实现的,但是增强for循环有些缺点,例如不能在增强循环里动态的删除集合内容、不能获取下标等。

二、增强for循环的格式:
for(数据类型 变量名 :遍历的目标){ //数据类型 变量名:声明一个变量用来接收遍历目标遍历后的元素

}

三、增强for循环要注意的事项:
增强for循环底层也是使用了迭代器获取的,只不过获取迭代器由jvm完成,不需要我们获取迭代器而已,所以在使用增强for循环变量元素的过程中不准使用集合对象对集合的元素个数进行修改。
迭代器遍历元素与增强for循环变量元素的区别: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的元素时可以删除集合的元素,而增强for循环变量集合的元素时,不能调用迭代器的remove方法删 除 元素。
普通for循环与增强for循环的区别:普通for循环可以没有遍历的目标,而增强for循环一定要有遍历的目标。
int[] arr = {5,11,2,4,9,18};

普通for循环的遍历方式

使用增强for循环实现

 

 

 

 

 使用迭代器遍历set的集合

 

 使用增强for循环解决

泛型的概念

所谓泛型,就是允许在定义类、接口时通过一个标识表示类中某个属性的类型或者是某个方法的返回值及参数类型。这个类型参数将在使用(例如,继承或实现这个接口,用这个类型声明变量、创建对象时)定(即传入实际的类型参数,也称为类型实参)。

一.为什么要有泛型:
1. 没泛型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add(123);
add(“ab”);
默认是Object存储,所以在获取数据元素时,需要类型强制转换,繁琐可能有ClassCastException
2. 泛型 ArrayList<String> list1 = new ArrayList<>();
在有泛型时,只有指定类型才可以添加到集合中:类型安全 读取出来的对象不需要强转:便捷
二.自定义泛型结构
1.泛型的声明:
interface List<T> 和 class Test<K,V>
泛型类可能有多个参数,此时应将多个参数一起放在尖括号内。比如:<K1,K2,K3>
其中,T,K,V不代表值,而是表示类型。这里使用任意字母都可以。
2.泛型的实例化:
一定要在类名后面指定类型参数的值(类型)。如:
ArrayList<String> list1 = new ArrayList<>();
T只能是类,不能用基本数据类型填充。但可以使用包装类填充
三.泛型类、泛型接口
1.在类/接口上声明的泛型,可以作为非静态属性的类型、非静态方法的参数类型、非静态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但在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类的泛型。

posted @ 2022-07-06 09:24  肥宅快乐水~  阅读(8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