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3

  上周阅读的内容有关团队开发流程及敏捷开发,本周阅读了构建之法的8、9、10章。这三章从需求分析、项目经理及典型用户和场景的知识进行了讲解。

软件工程同其他工程项目一样存在风险。很多时候,客户的需求是难以捕捉的。对于客户所提供的需求,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最后很有可能得出的产品与客户的需要的十分不同。当然有很多调研方法去调研客户的需求(如:焦点小组、深入面谈、卡片分类、用户调查问卷„.),但如果做的太过有可能会“深陷泥潭”,被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抛弃。邹欣老师在第八章讲了NABCD 模型用来分析需求、提出创意。得到需求后,是对功能的定位, 然后是对项目的计划和估计。

  PM(项目经理) 是软件团队的一个重要角色。他可以领导大家把问题“分而治之”,当然公司不同PM 职能略不同。 邹欣老师在第九章主要讲了微软PM 的来历、职能、能力要求及任务等。

  软件开发要考虑不同的用户,尤其是典型用户的需求,然后才可以构架程序。软件开发中文档也必不可少,团队需要文档来沟通。设计的规格说明书有两种:功能说明书与技术说明书。

posted @ 2018-01-04 22:00  格式化。  阅读(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