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一)
一、Python开发环境配置
1、Python语言概述
1.1 Python:译为“蟒蛇”
1.2
2、Python基本开发环境IDLE
3、Python程序编写与运行
4、Python高级开发环境VSCode
二、程序的格式框架
3.1 代码高亮:编程的色彩辅助体系,不是语法要求
3.2 缩进
3.3 注释:用于提高代码可读性的辅助性文字,不被执行
3.4 命名与保留字
3.4.1 变量:用来保存和表示数据的占位符号
3.4.2 命名
3.4.3 保留字:被编程语言内部定义并保留使用的标识符
注:标记为红色的保留字不常用
3.5 数据类型:字符串、整数、浮点数、列表
3.6 语句与函数
例如评估函数:
3.7 Python程序的输入输出
三、课堂小案例
1、实例1:华氏度与摄氏度温度转换
1.1 设计算法
转换算法如下:(C表示摄氏度、F表示华氏度)
C = ( F - 32 ) / 1.8
F = C * 1.8 + 32
1.2 设计要求
(1) 输入输出的摄氏度可采用大小写字母C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12.34C指摄氏度12.34度;
(2) 输入输出的华氏度可采用大小写字母F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87.65F指华氏度87.65度;
(3) 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输入格式错误时,输出提示:输入格式错误;
(4) 使用input()获得测试用例输入时,不要增加提示字符串。
1.3 输入示例:
示例1:12.34C
示例2:87.65F
输出示例:
示例1:54.21F
示例2:30.92C
1.4 源码如下:
TempStr = input()
if TempStr[-1] in ['F', 'f']:
C = (eval(TempStr[0:-1]) - 32)/1.8
print("{:.2f}C".format(C))
elif TempStr[-1] in ['C', 'c']:
F = 1.8*eval(TempStr[0:-1]) + 32
print("{:.2f}F".format(F))
else:
print("输入格式错误")
运行结果:
1.5 举一反三
(1) 输入:
示例1:C12.34
示例2:F87.65
输出:
示例1:F54.21
示例2:C30.92
(2)源码如下:
TempStr = input()
if TempStr[0] in ['F']:
C = (eval(TempStr[1:]) - 32)/1.8
print("C{:.2f}".format(C))
elif TempStr[0] in ['C']:
F = 1.8*eval(TempStr[1:]) + 32
print("F{:.2f}".format(F))
else:
print("输入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