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第九章 关系
第九章 关系
9.1 关系及其性质(Relations and Their Properties)
9.1.1 Introduction
定义 1. 设 \(A,B\) 为集合,则 \(A,B\) 之间的一个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为一个 \(A\times B\) 的子集
9.1.3 Relations on a Set
定义 2. 设 \(A\) 为集合,则 \(A\) 上的一个关系为一个 \(A\times A\) 的子集
9.1.4 Properties of Relations
定义 3. 自反性(reflexive)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自反的,当且仅当 \(\forall x\in A,(x,x)\in R\)
定义 4.1. 对称性(symmetric)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对称的,当且仅当 \(\forall a,b\in A,(a,b)\in R\Leftrightarrow (b,a)\in R\)
定义 4.2. 反对称性(antisymmetric)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反对称的,当且仅当 \(\forall a,b\in A,(a,b)\in R\land (b,a)\in R\Rightarrow a=b\)
定义 4.3. 非对称性(asymmetric)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非对称的,当且仅当 \(\forall a,b\in A,(a,b)\in R\Rightarrow (a,b)\not\in R\)
定义 5. 传递性(transitive)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传递的,当且仅当 \(\forall a,b,c\in A,(a,b)\in R\land (b,c)\in R\Rightarrow (a,c)\in R\)
9.1.5 Combining Relations
定义 6. 设 \(R\) 为 \(A\) 到 \(B\) 的关系,\(S\) 为 \(B\) 到 \(C\) 的关系,则定义 \(S\circ R=\{(a,c)|a\in A,c\in C, \exist b\in B,(a,b)\in R,(b,c)\in S\}\),书写时注意 \(S\) 在前
定义 7. 设 \(R\) 为 \(A\) 上的关系,则 \(R^{n+1}=R^n\circ R\),\(R^1=R\)(\(n\in \mathbb{N}\))
定理 1. \(A\) 上的关系 \(R\) 是传递的当且仅当 \(\forall n\in \mathbb{N^+},R^n\subseteq R\)
9.4 关系的闭包(Closures of Relations)
9.4.2 Different Types of Closures
定义 1. 设 \(R\) 是 \(A\) 上的一个关系,\(P\) 是某种性质(如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则 \(R\) 关于性质 \(P\) 的闭包(closure)为 \(R\) 的最小的满足性质 \(P\) 的超集
如 \(R\) 的自反闭包为 \(R\cup \Delta\)(\(\Delta=\{(a,a)|a\in A\}\)),\(R\) 的对称闭包为 \(R\cup R^{-1}\)(\(R^{-1}\) 为 \(R\) 的逆关系,\(R^{-1}=\{(b,a)|(a,b)\in R\}\))
9.4.3 Paths in Directed Graphs
定义 2. 对有向图 \(G=(V,E)\),从节点 \(a\) 至节点 \(b\) 的路径为节点序列 \(x_0,x_1,\cdots,x_n\),其中 \(x_0=a,x_n=b,(x_{i-1},x_i)\in E\ (1\le i\le n)\),且称这条路径的长度为 \(n\)(即路径中边的个数)
定理 1. 设 \(R\) 为 \(A\) 上的一个关系,则存在一条从 \(a\) 到 \(b\),长度为 \(n\) 的路径,当且仅当 \((a,b)\in R^n\)
定义 3. 设 \(R\) 为 \(A\) 上的一个关系,定义 \(R^*\) 为 \(R\) 的连同关系,即 \(R^*=\{(a,b)|\text{b is reachable from a}\}\),自然得到:
定理 2. \(R\) 的传递闭包就是 \(R\) 的连通关系 \(R^*\)
引理 1. 设节点个数为 \(n\),则对节点 \(a\),若存在 \(a\rightarrow a\) 的回路(circuit/cycle),则存在长度 \(\le n\) 的回路,对节点 \(a,b\ (a\not=b)\),若存在 \(a\rightarrow b\) 的路径,则存在长度 \(\le n-1\) 的路径
定理 3. 由上述引理,得到:
于是可以通过将 \(M_R\) 的幂次叠加得到传递闭包
9.5 等价关系(Equivalence Relations)
9.5.2 Equivalence Relations
定义 1. 称 \(A\) 上的关系 \(R\) 是等价关系当且仅当 \(R\) 同时具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定义 2. 对 \(a,b\in A\),若 \((a,b)\in R\),则称 \(a,b\) 等价(equivalent),记为 \(a\sim b\)
9.5.3 Equivalence Classes
定义 3. 设 \(R\) 是一个 \(A\) 上的等价关系,\(a\in A\),记 \([a]_R=\{b|(a,b)\in R\}\) 为所有与 \(a\) 等价的元素形成的集合,则称 \([a]_R\) 为 \(a\) 的等价类(equivalence class),其中任意的 \(b\in [a]_R\) 均可被视作这个等价类的代表元素(representative)
9.5.4 Equivalence Classes and Partitions
定理 1. 设 \(R\) 是一个 \(A\) 上的等价关系,\(a,b\in A\),则以下三个表述是等价的
- \(aRb((a,b)\in R)\)
- \([a]_R=[b]_R\)
- \([a]_R\cap [b]_R=\empty\)
定理 2. 设 \(R\) 是一个 \(A\) 上的等价关系,则由 \(R\) 定义出的等价类形成对 \(A\) 的划分(partition),相反地,给出一个 \(A\) 的划分,也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等价关系
9.6 偏序(Partial Orderings)
9.6.1 Introduction
定义 1. 称集合 \(S\) 上的关系 \(R\) 是一个偏序关系当且仅当 \(R\) 同时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传递性;二元组 \((S,R)\) 被称为一个偏序集(partial ordered set/poset)其中 \(S\) 中的元素被称为偏序集的元素
定义 2. 设偏序集 \((S,\preccurlyeq)\) ,\(a,b\) 是它的两个元素,则称 \(a,b\) 是可比的(comparable)当且仅当 \(a\preccurlyeq b\) 或 \(b\preccurlyeq a\),若均不满足,则称 \(a,b\) 是不可比的(incomparable)
定义 3. 若偏序集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是可比的,则称 \(R\) 为一个全序关系(total ordering),相应偏序集也被称为全序集(如 \((\mathbb{Z},\leqslant)\)
定义 4. 称偏序集 \((S,\preccurlyeq)\) 是良序的(well-ordered)当且仅当 \(\preccurlyeq\) 是全序关系,且 \(S\) 的每个非空子集都有一个最小元素,如以字典序定义的 \(\preccurlyeq\),就有:
- \((\mathbb{Z}^+\times \mathbb{Z}^+,\preccurlyeq)\) 是良序的
- \((\mathbb{Z}\times\mathbb{Z},\preccurlyeq)\) 不是良序的(因为 \(\mathbb{Z}\times \mathbb{Z}\) 不存在最小元素)
定理 1. 良序归纳原理(The Principle of Well-Ordered Induction) 设 \(S\) 是一个良序集,则 \(P(x)\) 对所有 \(x\in S\) 为真,当下列条件成立:
每个 \(y\in S\),若所有 \(x\prec y\) 的 \(x\) 均有 \(P(x)\) 为真,则 \(P(y)\) 也为真
(这一步称为归纳步,induction step)
注意:这种归纳方法不需要 basis step,因为对 \(S\) 的最小元素 \(y_0\),不存在 \(x\in S,x\prec y_0\),此时 \(P(y_0)\) 自动为真(感觉有点奇怪)
9.6.3 Hasse Diagrams
当所有偏序关系中的二元数对以有向边连接,入点在上,出点在下,再删除所有可以通过传递性导出的边和自环,就可以得到哈塞图(Hasse Diagram)
具体的图可以看教材
定义 5. 设 \((S,\preccurlyeq)\) 为一个偏序集,\(x,y\in S\),则称 \(y\) 覆盖(cover)\(x\) 当且仅当 \(x\prec y\) 且不存在另一个 \(z\in S\),\(x\prec z\prec y\),这样所有的 \((x,y)\) 形成的关系即为覆盖关系(covering relation)
容易发现哈塞图即由覆盖关系形成
9.6.4 Maximal and Minimal Elements
定义 6. 设偏序集 \((S,\preccurlyeq)\),\(a\in S\),则给出以下几个定义:
- \(a\) 为极大值(Maximal Element)当且仅当不存在 \(b\in S\),\(a\prec b\)
- \(a\) 为最大值(Greatest Element)当且仅当任意 \(b\in S\),\(b\preccurlyeq a\)
- \(a\) 为极小值(Minimal Element)当且仅当不存在 \(b\in S\),\(b\prec a\)
- \(a\) 为最小值(Least Element)当且仅当任意 \(b\in S\),\(a\preccurlyeq b\)
最大值/最小值若存在,则只有唯一一个,极大值/极小值可以有多个
定义 7. 设偏序集 \((S,\preccurlyeq)\),集合 \(A\subseteq S,u\in S\),则给出以下几个定义:
- 若 \(\forall a\in A\) 都有 \(a\preccurlyeq u\),则称 \(u\) 是集合 \(A\) 的一个上界(upper bound)
- 若 \(\forall a\in A\) 都有 \(u\preccurlyeq a\),则称 \(u\) 是集合 \(A\) 的一个下界(lower bound)
- \(u\) 是集合 \(A\) 的最小上界(least upper bound)当且仅当 \(u\) 是 \(A\) 的所有上界中最小的一个
- \(u\) 是集合 \(A\) 的最大下界(greatest lower bound)当且仅当 \(u\) 是 \(A\) 的所有下界中最大的一个
对集合 \(A\),这四个都可能不存在
9.6.5 Lattices
定义 8. 若偏序集 \((S,\preccurlyeq)\) 满足其任意非空子集都存在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则称该偏序集为一个栅格(lattice)
9.6.6 Topological Sorting
引理 1. 设 \((S,\preccurlyeq)\) 是一个有限偏序集,则 \(S\) 存在极小值
拓扑排序通过不断删除极小值来得到一个新的全序关系 \(a_1\prec_t a_2\prec_t\cdots\prec_t a_n\),其中任意 \(x,y\in S\),若 \(x\prec y\),则有 \(x\prec_t y\)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