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个图观察行业轮动
通过2个图观察行业轮动
要做行业轮动,必须自己有一个观察池,应该包括
- 主流宽基指数,可以保证贝塔的机会,即能够跟上大盘的走势
- 主要题材指数,即那些写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反复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行业指数,最好这些题材之间有负相关或者不相关性,否则都是同涨同跌的话就没有做轮动的必要了
在我的行业关注列表中有:
- A股大盘宽基指数:沪深300和A500,两者相关性95%以上。
- 双创:科创板 和 创业板指。
- TMT行业:科技(芯片)、通信、传媒(中证传媒、中概互联)。
- 创新药:港股通创新药。
- 新能源:中证新能/光伏。
- 消费:传统消费(白酒)和新消费(港股通消费)。
通过价格指标看,最近一年最强势的指数是“港股通创新药”,其他指数也均有不错的涨幅,但走势较弱的有:
- 中概互联网:那些在打外卖大战的互联网巨头,在反内卷谈话和大概率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双重利好下,未来补涨的概率最大。
- 旧消费升级的龙头:白酒,虽然已经跌了一年之久,但之前都是杀估值,由于经销商那一层缓冲的存在,还差一轮杀业绩,才能算真正见底,继续等待机会。
- 港股通消费:这是港股消费行业中排除掉“新能源车”之外的消费类公司,比如泡泡玛特、各种茶饮、国潮和黄金首饰之类的公司,都属于新兴消费的概念范畴,但,虽然指数的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但其中几家公司的股价已经涨上天了(比如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该指数目前还没有投资价值。
从成交金额上看交易热度,市场在结构分化,
- 之前抱团的行业开始变冷,资金切换到其他行业,比如,中证TMT,科创50,中证传媒,国证芯片,创新药
- 那些最近短期内变得很热的行业,有创业板,光伏产业/中证新能,
- 那些最近半年不热的行业,有中证白酒,中概互联网,
从这些信息里可以推理出的东西有
- 在大TMT概念和创新药轮动之后,会重新出现配置的机会,
- 短期内爆热的行业如果之前没有仓位,则远离之,如果已经有仓位了,那么择机高位套现后买入其他低位或者当下不火的指数
- 布局继续布局那些有巨大想象空间但目前依然很冷淡的行业,比如中概互联网
另外,智投助手有小版本升级,请前往 这里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