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STI

             

课程: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班级:1353           

姓名:吴汉彦,赵瀚青

学号: 2013531220135320

成绩:       指导教师:  娄嘉鹏  实验日期:20151110

实验密级:         预习程度:       实验时间:1530-1800

仪器组次:12&20          必修/选修:必修               实验序号:4

实验名称:  exp4_外设驱动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在LINUX下进行驱动设计的原理2.掌握使用模块方式进行驱动开发调试的过程                                                                   

                                                                       

                                                          

                                                          

                                                          

 

实验仪器:

名称

型号

数量

计算机

Lenovo

1

实验箱

arm

1

实验4Exp4

一、实验步骤

1. 连接arm开发板

arm开发板电源线接好,保持开发板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再分别将串口线、并口线和网线与pc机连接好。

2. 建立超级终端

①、运行windows XP系统下“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②、新建一个通信终端,取名为arm

③、在属性对话框中,将波特率设为115200,数据位设为8,无奇偶校验,停止位为1,无数据流控制。另存为在桌面。

 

 具体参照实验1的报告:http://www.cnblogs.com/5320zhq/p/4966254.html

3. 启动实验平台

①、打开超级终端,打开arm机电源开关。等待一分钟后arm机的信息会显示在超级终端的窗口中。

②、输入ifconfig命令,记录下arm机的ip为:192.168.0.234

4. 修改xp系统与redhat虚拟机的ip

xp系统与redhat虚拟机的ip均与arm机的ip在同一网段

5编译驱动模块及测试程序

Makefile 中有两种编译方法,可以在本机上使用gcc 也可以使用交叉编译器进行编译

 

 

6.测试驱动程序

如果使用 gcc 编译的话,需要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建立设备节点,如果使用交叉编译器的话,不需要建立设备节点

首先要插入驱动模块demo.o,然后可以用lsmod 命令来查看模块是否已经被插入,在不使用该模块的时候还可以用rmmod 命令来将模块卸载。

我们使用交叉编译器,不需要建立设备节点。下图为步骤成功的结果。

 

二、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一开始Makefile等两个文件里面的代码是错误的。

解决方法:照着实验指导书修改后,即可成功

2.make出现问题时,可尝试打开makefile文件查看编译程序的所在路径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成功链接,若不能,则应该加以修改。

三、心得与体会

      本次实验和第五个实验是一起做完的,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实验了。感觉实验难度不大,但是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例如在MAKEFILE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出现ERROR1的情况,后面通过询问同学以及查资料最终解决了。也感到有非常大的成就感,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posted @ 2015-12-08 20:41  20135312吴汉彦  阅读(2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