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兔新传IT版

穷困潦倒的IT公司职员的故事

  博客园 ::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上次去日本出差时又一次在电器行乱逛,一阵脑热之下买了个NAS回来。型号是Buffalo的LS-XH500L,500G的容量,可以脱机BT还可以作为FTP服务器,大家都知道我买来干啥的不表。
用下来感觉还不错,只是蜜月期过后我对于整理文件时这件事情越发无法忍受。所有下载完的文件都在BT的文件夹中,如果我希望转移到其他文件夹的话就一定要使用FTP连接上去,使用FTP的MOVE功能转移这些文件,在Windows共享方式下这些文件都要经由本地以复制的方式来转移。
于是我想到ssh(最后我用了Telnet),地球人都知道这类产品基本都会使用Linux操作系统,于是我开始在Google上撒网,寻找相关的资料。应不应该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呢,还是不说了吧,Google是万能的,找到是正常的。我发现了一位日本很能折腾的兄弟(以下简称日兄)的Blog,他购买了和我一样型号的NAS,并且非常彻底的折腾了它。(彻底这个词可以通过以下的链接来理解:http://d.hatena.ne.jp/odawara/20090516/1242441129
于是我萌生了翻译日兄的Blog的想法,不过本人才疏学浅,日语粗通,偶尔发帖总被拍砖,所以为了不辱日兄之名,我以作注的方式来展开我的!信!达!雅的翻译旅程。

(也就是说废话到现在还没有开始正题,上面这段叫做序)

 再废话一句,下面人日兄Blog的地址,不高兴看我废话的可以直接过去。

http://d.hatena.ne.jp/odawara/20090201/1233500937

週末は危ない…。特に日曜日は判断力が鈍っているようで、衝動買いに走りやすい傾向がある。危ない危ない…

周末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周日,周日总是伴随着判断力丧失以及冲动购物的倾向。可ztmd危险啊……


……

なんて言いながらだなぁ。
为什么这么说nya~~(参考小沈阳)

買ってしまった…。
不幸已经发生了……(抒情文字)

買ったのはLS-XH500L。これを衝動買いと言わずして何を衝動買いというであろうか、いやない(反語)
(续抒情文字若干,不表)

清水理史の「イニシャルB」(http://bb.watch.impress.co.jp/cda/shimizu/24581.html
↑を読んで、CPUが1.2GHzと聞いて以来、ほしくてほしくてたまらなかったのだが、ついに限界が来た。
自从通过上面这个链接知道了这个NAS的CPU有1.2GHz的速度以后,一直一直一直一直想要买,终于到了忍耐的极限。
(于是他找了自己最冲动的周日……)

http://buffalo.jp/products/new/2009/000903.html値下げが最後の一押しになった感じ…。だって1.2GHzのCPUを搭載したNASがさて、買ってきて、ちょっとベンチマークして早速分解w(速度ベンチは↑サイトでやってますよ)
(广告帖嫌疑,请只看“早速分解”分解这4个字就行了,下面会解释)

(以上是作者自序,也就是说废话到现在还是没有开始正题

いきなりケースを破壊して、保証よさようなら…。
直接把外壳(!包装)破坏了,和保修说sayonara~~
(我建议大家先接上网络,为Admin用户修改一下密码,再进行日兄这些疯狂的行为)

気を取り直して、シリアルコンソールをプローブして探す。探す…。探す………。見つからねぇ。どこに当ててもシリアルっぽい信号はなかった。この機種はシリアルコンソールがないのか?
小心的再次组装起来(md刚才的气势也就是打开来看看,又装回去了),插上USB,找阿找阿找,咋就没有反应呢,这玩意儿不支持USB吗?(对的,我看了说明书,那个USB口是用来复制文件的,比如你插上一个读卡器,他会自动把存储卡中的文件复制到NAS上,这个功能叫做直接复制,也可以用来连接打印机,将NAS变成打印服务器,反正是不能连上电脑复制文件的,我也被包装上的照片骗了)

仕方がないので、ちょっとリスキーだが強引な方法を取る。
既然没啥招了,就出绝招吧。(虽然原文说用“Risk”较高的方法,但我强行认为日兄并不认为这方法有啥危险,至少比周日出去逛街安全)

HDDをUSB経由でUbuntuPCに接続してマウント(Gnomeだから自動マウントするので楽ちん)。ルートディレクトリっぽいディレクトリが見えたので、telnetdを探してみる。/usr/sbin/telnetdで発見。busyboxへのシンボリックだったけど。
HDD(请注意,是HDD,不是NAS,也就是说……)通过USB连接到Ubuntu PC上(Gnome会很舒适的自动完成mount这件事,舒适这个词绝对是很做作的)。在root目录里啥都没见着于是就尝试检索了一下telnetd。发现了/usr/sbin/telnetd。(后面busybox这句能看懂不能理解,是不是翻译成“通向busybox的象征”呢?,大家自己Google吧,不重要)
(不得不说说作者另外一篇Blog中提到的设备,就是桌面型的SATA适配器,一个用USB连接到计算机的底座,可以直接插上硬盘。很早就见过这类产品,一直不知道能用来干啥,先在终于知道了,这原来是折腾一族必备阿~~)

これを起動時に起動するようにすればいいので、これまた強引だが、/etc/rcSに直書きする。
telnetd这玩意儿貌似还是启动时候就自动启动会比较好,所有又蛮干了一把,直接写了/etc/rcS。
(首先要指出rcS这个脚本应该是在/etc/init.d这个目录下,我不懂Linux,日兄这么写着实让我晕了一把。其次,日兄也没有写在rcS中写些啥,所以做到这里我又傻眼了,还好有达人甲的帮助,在达人甲和Google的建议下,我在改脚本的文件的最后添加了4行,供大家参考)

if [ -/usr/sbin/telnetd ] ;
then
        telnetd&
fi

 

次にrootパスワードをなんとかする。さすがに、/etc/password以下にパスワードが書いてあるなんてことはなく、/etc/shadowに暗号化して書いてあった。面倒なので、削除。ハードディスクを入れ直して、起動。デスクトップからtelnetしてログインできた。意外と簡単だったな。
下面,root密码是什么nya?(参考小沈阳)不愧是(是啥他没说,我也猜不到,日本人说感谢或者表扬的话的时候表当真,那是他们的口头禅而已),在/etc/password下面并没有密码,而是在/etc/shadow里面以秘文的方式保存着。搞这玩意儿太麻烦,直接删了(看到这里别激动,别把shadow文件给删了,呵呵。删了也没啥重新启动NAS后会自动恢复 << 明显某些人已经干过了。这里就要说道我上面所说建议先修改一下Admin密码的问题了,如果你修改过了Admin的密码直接编辑shadow文件,从Admin那边把密码的秘文复制给root就可以了)。把HDD装回去、启动。从PC直接telnet过去,成功登录,简单的让我有点意外。
(恩,虽然对于日兄来说是很简单,我拆拆装装大概三四次,主要是复制密码秘文的时候漏复制了一个字母……自己汗一个)

随后就是日兄帖了一些从NAS中获取的硬件信息,大家可以直接到原地址上看,我就不再帖一遍了。

说两个日兄没有提到的事儿,主要是说给像我这样的Linux白痴听的。
>首先上面那些修改文件的操作都要用root权限才能做,比如Ubuntu下就要sudo gedit FileName才能正常编辑。
>其次,telnet上去以后,我们在NAS的WEB界面上建立的文件夹在/mnt/disk1这个目录下,知道这些大家应该就有的玩了吧。

那些用Windows的兄弟们注意,我虽然没有尝试将HDD挂接在Windows上,但猜想是无法识别的。建议你们下载一个Ubuntu,然后用Wubi安装的方式一路回车法安装一个Linux来玩这些事,应该会比较顺利。

 加两张照片:

打开NAS后除硬盘之外的零件,外壳上只有一个螺丝,打开塑料壳后,电路板上有3个螺丝,非常容易。
 

没有达人那样的适配器,于是打开机箱……
 

posted on 2009-06-01 01:25  老兔  阅读(59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