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日学习笔记
一、IPv6 设计哲学与头部格式
固定 40 B 基本头,取消校验和、取消中间分片、选项改为扩展头链。
字段:Version(4) | TC(8) | Flow Label(20) | Payload Length(16) | Next Header(8) | Hop Limit(8) | Src 128b | Dst 128b
扩展头顺序:HBH → Dest → Routing → Fragment → Auth → ESP → Mobility → HIP → SHIM6 → Upper
中间节点仅处理 HBH;其余端到端,提升转发性能。
MTU 与分片:最小链路 MTU 1280 B;PMTUD 通过 ICMPv6 Type 2(Packet Too Big)实现;主机禁止中间分片,只能在源节点生成。
二、地址表示与分类
语法:8 组 16 bit,十六进制,前导 0 可省,连续 0 可“::”一次。
前缀写法:2001:db8::/32(保留文档)、2000::/3(全球单播)、fe80::/10(链路本地)、fc00::/7(唯一本地 ULA)、ff00::/8(组播)。
特殊地址:
::/128 未指定
::1/128 环回
::ffff:0:0/96 IPv4 映射(仅内部使用,不用于报文)
任播(Anycast):单播地址格式,全局注入 BGP,最近节点接收。
组播旗位:Flag 4bit(0RPT)、Scope 4bit(1-interface, 2-link, 5-site, E-global)、Group ID 112bit。
Solicited-node 组播:ff02::1:ff00:0/104 + 接口地址后 24bit,用于 ND 解析。
三、地址自动分配三部曲
SLAAC(RFC 4862)
过程:RS → RA(携带前缀/64、标志位)→ 主机生成接口标识符(IID)→ 地址生效 DAD。
IID 生成方案:
‑ EUI-64:MAC 中间插 FFFE,U/L 位取反(风险:可追踪)
‑ RFC 7217:稳定语义不透明(哈希 Net_Iface + Net_Prefix + Secret)
‑ RFC 8981:临时地址(Privacy Extensions),随机 IID,生命周期短。
DHCPv6(RFC 8415)
四种模式:Stateful (M=1,O=1)、Stateless (M=0,O=1)、SLAAC+DHCPv6-light、Prefix Delegation (IA_PD)。
端口:UDP 546/547;Relay-Agent 选项(Remote-ID、Interface-ID)。
身份认证:RECONFIGURE-KEY、HMAC-SHA256、RADIUS 集成。
网络注册与准入:IEEE 802.1X + RA-Guard + DHCPv6-Shield → 防虚假 RA/DHCP。
四、邻居发现协议(NDP,RFC 4861)
五大报文:RS、RA、NS、NA、Redirect(Type 133-137)
地址解析:NS 目标字段 = 目标地址,组播到 Solicited-node;NA 单播回。
无 ARP,改用 NDP;安全威胁:NDP 欺骗 → 对应缓解:
SeND (CGA) — 复杂未普及
RA-Guard(交换机过滤非信任端口 RA)
IPv6 Snooping(DHCPv6/ND Inspection)→ 绑定表(L2+L3)
DAD 过程: tentative 地址 → 发送 NS → 收到 NA 则地址冲突。
五、路由协议 IPv6 地址族
OSPFv3(RFC 5340)
基于链路而非网段,使用链路本地地址建立邻居;支持多实例、多拓扑;认证移除,改由扩展头 AH/ESP。
ISIS:多拓扑(MT-ID 2)分离 IPv4/6,新增 NLPID 0x8E。
EIGRP for IPv6:无需网络命令,在接口下 ipv6 eigrp 1;RTP 使用链路本地。
BGP4+(RFC 4760/8950)
MP-BGP AFI=2 SAFI=1(单播)、SAFI=4(标签)、SAFI=128(带标签 VPN)
Next-hop 编码:global addr + link-local addr;VPN 场景用 ::ffff:IPv4 映射。
过渡静态默认:::/0 指向 ISP,与 IPv4 0.0.0.0/0 双默认。
六、过渡技术全景
双栈(Dual Stack)— 最干净,要求端到端 IPv6 连通 + 地址充足。
隧道类
手工 6in4(proto-41)— 需静态配置,防火墙放行 41。
6to4(2002::/16)— 任意播中继 192.88.99.1,已废弃。
ISATAP(站点内)— 使用 ::0:5EFE:IPv4 嵌入,淘汰。
GRE / IPv6 over MPLS(6PE)— 核心 MPLS 不升级,边缘双栈。
DMVPN / FlexVPN 双栈隧道。
DS-Lite(RFC 6333)— 运营商 CGN + IPv4-in-IPv6 隧道,解决 IPv4 枯竭。
翻译类
NAT64(RFC 6146)+ DNS64(RFC 6147)
‑ 前缀 64:ff9b::/96(Well-known)或自定义 /32
‑ 状态表:IPv6<→IPv4 五元组;支持 TCP/UDP/ICMP 转换(RFC 6145)
464XLAT(RFC 6877)— 手机网 IPv6-only,客户端 CLAT 做 4→6,服务端 NAT64。
MAP-T / MAP-E(RFC 7597/7598)— 无状态翻译/封装,端口段算法(PSID)。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