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质量保证工作

测试的整个质量保证工作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此处列一下自己经历的一些项目的测试经验:

第一点:需求阶段、从需求把控开始,提前从产品那里拿到需求文档,做一个简要分析,需求不明确的地方做下记录,不明确的地方记下来,在需求评审时确认记录的地方

第二点:项目时间规划阶段、开发评估时间后,根据开发时间和预估的测试范围,合理评估测试时间

第三点:开发阶段、跟开发了解一下开发实现方案,然后从中分析一下有哪些地方需要测试去关注下

第四点:用例阶段、根据评审完的需求整理出用例,然后对照公共用例库查缺补漏,之后再组织用例评审,让开发和产品一起看下用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进行一个补充(有些公司会根据这个评审通过的用例为测试凭据,如果线上有bug且用例没写到,这不算测试漏测,是产品和开发需要承担的责任,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第五点:功能测试阶段、首先督促开发要按时提测(以免测试时间被压缩),提测后根据抽取需求的主干用例,进行冒烟测试,以及用接口自动化来完成系统主功能冒烟测试(这是为了预防测试阻塞),冒烟不通过打回,这样可以督促开发自测提高测试质量,减少测试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以及测试工作量大等延期风险

第六点:回归测试阶段、从sit发布到uat时,对之前产生的bug再进行一个重新回归测试,对整个需求进行一个回归测试以及根据系统主功能checklist进行一个回归测试

第七点:上线之后,进行一些前端基本功能的验证,保证无发布问题或一些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线上明显报错问题等被用户发现

第八点:针对线上问题、做记录处理,每周组织进行一个bug回溯,后续对这些产生bug的功能每次着重进行一个回归覆盖

posted @ 2020-07-14 21:57  给明天的自己  阅读(60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