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心虚指引

18:00

人表达的爱越多,别人就越爱他,别人越爱他,他也更容易爱别人。爱就是以此方式变成永恒。

                                                                                                  ——列夫·托尔斯泰

跟同事沟通的过程中,我很容易急。聊着聊着,声音就越来越大,甚至演变成被人误以为我们在吵架的假象。如果夸张一点,可能连当事人都觉得我在骂她。

 

当我在激烈争辩时,我内心有三个声者。第一个声音,是我希望通过用撕吼给对方压力,能快速明白我的意思,尽快完成沟通,好让我进入下一件紧急任务。第二个声音,是我十分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方法和理解是对的,试图用分贝去碾压对方。第三个声音,是我无法忍受对方的愚钝,为什么我觉得仅仅需要5秒钟就能理解的事情,而对方偏偏要50分钟还不止,从而让我时常失控地飙出一句:“为什么跟你沟通那么累,是我表达得不够清晰吗”。了解我的人还好,不熟悉的新人真的有可能被我骂到怀疑人生。

 

对于第一个原因,我觉得这是许多中层管理人员都要面对的挑战。多线程同步处理多紧急任务事件的决策和安排,需要极强的逻辑处理能力和脑袋进程切换能力。这种多任务跟指标压力有关,有些指标是上级给的,例如何太的领导,有些指标是市场给的,例如老板。我属于后者,但我不是老板,但我又一直存在强迫自己要主动承担市场压力的焦虑。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停止过自我梳理和调解。

 

所以,我一直跟何太解释说,不是你这位领导的问题,哪怕再换10个领导,还是有同样本质的问题,可能表现不一样而已,是这个职位的本质问题。所以说,领导不易做,老板更难做,没有一点可以让自己趟平的缝隙。基于这些亲力亲为的体会,其实我更希望何太做好一个本分的打工人就可以了,最好能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再多的身外物,就看时代、国情和自己运气了吧。

 

关于第二个声者,其实是我软肋的一种掩饰。说是自信,其实就是不够自信。现在回想起过往的种种工作痕迹,我发现自己是从当初的盲目自信,变化到当下的心虚自信。对外的表现表现差不多,声调高,音量大。以前的盲目自信,是因为自己学得不够多,或者正确且科学的知识输入渠道少,就逐渐形成了“识少少,扮代表”的高傲姿态。还真别说,这种连自己都骗了自己的盲目自信,还真能在短期内“骗”回几张合同订单。

 

从盲目自信到心虚自信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5年前的一个公司级总结会上。老板逐渐看穿了我的伎俩,在所有管理层同事面前,远程指着当时正在出差的我喊:“你就是在吹牛逼”。从此以后,我脑袋的那片理想化瞬间破灭,也逐步看清了自己其实就是活在了一个自己为自己构建乌托邦世界里。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份耻辱成为了我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又一动力。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做出了调整,经历了长时间痛苦而艰难的摸索之后,逐步走向了正确的学习道路。这种正确的感知,来源于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反馈:越学,觉得越多东西要学,越学,越觉自己越不懂、无知,还有谦虚。这种谦虚是相对以前那种盲目自信的时候,但自己离真正的谦虚还有多远,我觉得自己沟通的声量大小可以给我指明方向和度量。

 

关于第三种声音,我觉得算是前两种声音的混合外溢吧。有压力,还有无知,再加上自己那丁点耐心,“迟早会让社会给自己教育一番”。后半句是我老板曾经的原话。我经历过的,我老板早就经历了。他从曾经只招985、211同事,到现在基本有大专学历就可以了的变化看,他一定也有一个代价不小的学习改进过程。“为什么跟你沟通那么累”这句话,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无论在明的或暗的,都已经讲了无数遍了。从这个参考点看,我讲的次数可能还不够多,必然还有很多坑在后头等着我去踩呢。但无论如何,经历了那么多,还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还是有在脚踏实地地硬着头皮去做些事情,没那么怕辛苦,,也有点不那么怕困难,更不会逃避这些错误。

posted @ 2023-03-10 19:30  wc的一些事一些情  阅读(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