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数组实验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数组实验

姓名: 王雨晴 实验地点: 514物联网实验室 实验时间:2019年5月29日

一实验项目

  - 7.3.1一维数组的应用
  - 7.3.2二维数组的应用
  - 7.3.3字符数组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a.掌握一维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
b.了解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初始化方法。
c.学习一维和多维数组的基本算法。
d.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方法和元素的引用方法。
e.掌握C语言提供的对字符串进行处理的基本库函数。

二、实验内容

实验练习一、冒泡排序法给随机数排序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利用随机函数产生的10个数,按升序排序输出。
2、算法流程如下图所示:

3、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void sort1(int s[],int n)
{
	int i,j;
	int temp;
	for(i=0;i<n-1;i++)
	for(j=9;j>=i;j--)
	    if(s[j]<s[j-1])
	    {
	    	temp=s[j];
	    	s[j]=s[j-1];
	    	s[j-1]=temp;
		}
}
 main()
{
	int i,a[10];
	srand(time(NULL));//给出随机种子//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a[i]=rand()%100;//随机产生10个整数//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sort1(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printf("%d ",a[i]);
}

4、问题分析
冒泡排序接触比较多,随机数用srand(time(NULL));a[i]=rand()%100;rand()%100这样可以让数据更小,控制在100以内。
用数组,用到双重循环。数组名是数组储存的首地址,所以可以把数组名看成地址量。所以在调用排序函数的时候,实参就直接写上数组名a。这个点卡了很久,但实际上上课老师有强调,所以还是要用。
运行结果:

实验练习二、选择排序给随机整数排序

1、问题的简单描述:对随机产生的10个随机整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void sort2(int s[],int n)
{
	int i,j,k;
	int temp;
	for (i=0;i<n-1;i++)
    {
		k=i;
	for(j=i+1;j<=n-1;j++)
	    {
		if(s[j]<s[k])
	    k=j;      /*记录最小值*/
		}
	if(k!=i)
	   {
	   	temp=s[k];/*因s[k]的值小于s[i],而k又大于i所以将二者的值进行交换*/
	   	s[k]=s[i];
	   	s[i]=temp;
	   }
	}
}
main()
{
	int i,a[10];
	srand(time(NULL));//给出随机种子// 
	printf("随机产生10个整数:\n");
	for(i=0;i<10;i++)
	a[i]=rand()%100;//随机产生10个整数//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sort2(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10;i++)
	printf("%d ",a[i]);
}

4、问题分析
选择排序是先选定最小的,然后再逐个比较大小,它跟冒泡排序不一样,所以定义排序函数俩者也是有差异的。我在操作的时候,在实验室这个没有运行出来,我觉得没有错,可是出来的结果就是没有排序成功,就只是换了俩个数据,然后我拿别人的比较,还是没看出来,知道写实验报告我再试了试,才发现是我的循环中没有用{},所以出问题。所以说细节很重要, 程序不会报错,也很难找。
运行结果:

实验三、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行数,输出指定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2、算法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50][50],i,j,n;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形的行数:");
	scanf("%d",&n);
	for(i=1;i<=n;i++)
	{
		a[i][i]=1;
		a[i][1]=1;
	} 
	    for(i=3;i<=n;i++)
	    for(j=2;j<=i-1;j++)
	    a[i][j]=a[i-1][j-1]+a[i-1][j];
	    for(i=1;i<=n;i++)//输出杨辉三角// 
	    {
	    	for(j=1;j<=i;j++)
	    	printf("%5d",a[i][j]);
	    	printf("\n");
		}
}

4、问题分析
我的理解是这个杨辉三角分俩地方循环,先是把所有的1输出,for(i=1;i<=n;i++){a[i][i]=1;a[i][1]=1;}这个地方就是把所有的1表示出来。for(i=3;i<=n;i++) for(j=2;j<=i-1;j++) a[i][j]=a[i-1][j-1]+a[i-1][j];这里就是算余下的值。当然,我这个题一开始就用了书上的i=1开始的,所以我这里a【1】【1】表示的是第一行第一列。
运行结果:

实验四:给定 年月日,将其转化为这一年的第几天,并输出。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分别输入年月日,计算该天是这年的第几天。
2、算法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day_tab[2][13]={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day_year(int y,int m,int d)//函数的定义// 
{
	int i,j,s=0;
	if(y%4==0&&y%100!=0||y%400==0)//判断是否为闰年// 
	   i=1;
	else i=0;
	for(j=1;j<m;j++)
	    s=s+day_tab[i][j];
	    s=s+d;//加上该月的天数// 
	    return s;
}
main()
{
	int y,m,d;
	printf("Input year_month_day:\n");
	scanf("%d%d%d",&y,&m,&d);
	day_year(y,m,d);
	printf("是这一年的第%d天\n",day_year(y,m,d));
}

4、问题分析
s=s+d;//加上该月的天数// 这里是我疏忽了的地方,我刚开始运行出来的,就是只有我指定天数前一个月的天数,就比如2005年12月12日;我少了这个,所以运行结果就少了12天。
运行结果:

实验五:判断字符串是否为回文数。

1、问题描述: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判断其是否为回文数。
2、算法流程图:

3、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40
main()
{
	char str[N],ch='Y';
	int i,len;
	printf("Input a string(请输入一个字符串): ");
	scanf("%s",&str);
	len=strlen(str);
	for(i=0;i<=len/2;i++)
	if(str[i]!=str[len-1-i])//判断前后是否相等,不相等则跳出循环// 
	   {
	      ch='N';
	      break;
	   }
	if(ch=='Y')
	   printf("%s是回文数\n",str);
	else
	   printf("%s不是回文数\n",str);
	return 0;
}

4、问题分析
这里还是细节的问题,
if(str[i]!=str[len-1-i])//判断前后是否相等,不相等则跳出循环//
{
ch='N';
break;
}
这里我一开始没有用{},所以无论我输入啥输出的都是 是回文数。所以还是细节。其次就是if(ch'Y')这个问题也是出现过好多回了。
运行结果:

三、实验小结

   数组实验编程题难度对我来说很大,我刚开始上手,一上午只写3个题,其中第二个还卡住了,之后我理清了一下思路,下午重新又写了一遍,比第一遍要顺畅很多,虽然第二个的我还是花了很久才看出问题所在,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都蛮难的,数组名是数组储存的首地址,所以可以把数组名看成地址量。所以在调用排序函数的时候,实参就直接写上数组名a。这个重点,要圈起来。然后就是细节,细节上一定要注意,==才是等于,=只是赋值,所以这个要特别注意,还有就是{}的使用!
posted @ 2019-05-31 18:13  太阳嘿  Views(248)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