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NumPy 中的“广播”机制的“广播”一词非常形象?
这个词其实非常形象,英文是 Broadcasting。下面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用“广播”这个词。
英文原词:Broadcasting
- 中文直译: 广播、播放、撒播。
- 核心含义: 从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广阔的区域广泛地发送信号、信息或内容。比如:
- 电视/无线电广播: 电视台向所有观众发送节目信号。
- 种子广播: 农民把种子撒向广阔的田野。
为什么这个词适用于 NumPy 的机制?
NumPy 中的“广播”机制,恰恰是借用了这个词的核心意象:将一个较小的数组(或标量)“广播”到一个较大数组的所有匹配位置,从而完成逐元素运算。
让我们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
生活中的“广播”
假设你是一位老师(小数组 B),你有一句话想对全班同学(大数组 A)说。
-
数组 A (全班同学):
[学生A1, 学生A2, 学生A3] [学生A4, 学生A5, 学生A6] -
数组 B (老师):
[老师说的一句话]
你不需要走到每个学生耳边,分别对他们说一遍(这相当于循环,效率低)。你只需要 用麦克风对着全班“广播”一次,这句话就会传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
- 广播后(逻辑上的结果):
[学生A1听到的话, 学生A2听到的话, 学生A3听到的话] [学生A4听到的话, 学生A5听到的话, 学生A6听到的话]
NumPy 中的“广播”
把这个例子映射到我们之前的代码:
-
数组 A (形状: (2, 3)):
[[1, 2, 3], [4, 5, 6]] -
数组 B (形状: (2, 1)):
[[10], [20]]
这里的 B 就像是一个“带了两个喇叭的老师”,它要对 A 这个“教室”里的学生说话。
-
广播操作 (A + B):
NumPy 执行A + B时,它不会真的去复制B的值来填满一个(2, 3)的临时数组(虽然看起来像)。相反,它会 “广播”B的值:- 它拿着
B[0, 0]的值10,对A的第一行[1, 2, 3]说:“第一行的所有人,都把我加到你们身上!” - 它拿着
B[1, 0]的值20,对A的第二行[4, 5, 6]说:“第二行的所有人,都把我加到你们身上!”
- 它拿着
-
广播后(逻辑上的结果):
[[1+10, 2+10, 3+10], [4+20, 5+20, 6+20]]
总结
“广播”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巧妙,因为它生动地描述了 NumPy 的核心行为:
NumPy 会将一个较小数组的信息,像广播信号一样,高效地传递到一个较大数组的每一个对应位置,从而避免了冗余的数据复制,实现了高效的运算。
所以,下次再听到“广播”这个词,你就可以联想到老师用麦克风给全班同学讲话的场景,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