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request(HttpRequest对象)请求的属性、方法笔记

1.属性

  1. path:表示提交请求页面完整地址的字符串,不包括域名,如"/music/bands/the_beatles/"。
  2. method:表示提交请求使用的HTTP方法。(GET、POST)
  3. GET:一个类字典对象,包含所有的HTTP的GET参数的信息。
  4. POST:一个类字典对象,包含所有的HTTP的POST参数的信息。注意: POST 并不 包含文件上传信息。
  5. REQUEST:为了方便而创建,这是一个类字典对象,先搜索 POST ,再搜索 GET 。强烈建议使用 GET 和 POST,而不是 REQUEST 。
  6. COOKIES: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包含所有cookie。键和值都是字符串。
  7. FILES:一个类字典对象,包含所有上传的文件。 FILES 的键来自 <input type="file" name="" /> 中的 name。 FILES 的值是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包含以下三个键: filename :字符串,表示上传文件的文件名。content-type :上传文件的内容类型。content :上传文件的原始内容。注意 FILES 只在请求的方法是 POST,并且提交的 <form> 包含enctype="multipart/form-data"时才包含数据。否则, FILES 只是一个空的类字典对象。
  8. META:

    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包含所有有效的HTTP头信息。有效的头信息与客户端和服务器有关。这里有几个例子:

    CONTENT_LENGTH: 指定包含于请求或响应中数据的字节长度。

    CONTENT_TYPE:标明发送或者接收的实体的MIME类型。

    QUERY_STRING :未解析的原始请求字符串。

    REMOTE_ADDR :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HOST :客户端主机名。

    SERVER_NAME :服务器主机名。

    SERVER_PORT :服务器端口号。

    在 META 中有效的任一HTTP头信息都是带有 HTTP_前缀的键,例如:

    HTTP_ACCEPT_ENCODING :定义客户端可以理解的编码机制。

    HTTP_ACCEPT_LANGUAGE :定义客户端乐于接受的自然语言列表。

    HTTP_HOST :客户端发送的 Host 头信息。

    HTTP_REFERER :被指向的页面,如果存在的。

    HTTP_USER_AGENT :客户端的user-agent字符串。

    HTTP_X_BENDER : X-Bender 头信息的值,如果已设的话。

  9. user:一个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对象表示当前登录用户。

  10. session:一个可读写的类字典对象,表示当前session。仅当Django已激活session支持时有效。

  11. raw_post_data:POST的原始数据。 用于对数据的复杂处理。

2.方法

  1. __getitem__(key):请求所给键的GET/POST值,先查找POST,然后是GET。若键不存在,则引发异常 KeyError。该方法使用户可以以访问字典的方式来访问一个 HttpRequest实例。例如, request["foo"] 和先检查 request.POST["foo"] 再检查request.GET["foo"] 一样。
  2. has_key():返回 True 或 False,标识 request.GET 或 request.POST 是否包含所给的键。
  3. get_full_path():返回 path 
  4. is_secure():如果请求是安全的,则返回 True 。也就是说,请求是以HTTPS的形式提交的。

3.Querty对象

在一个 HttpRequest 对象中, GET和POST属性都是 django.http.QueryDict 的实例. QueryDict 是一个类似字典的类,被设计成可以处理同一个键有多个值的情况.这是很必要的,因为有些 HTML 表单元素,特别是``<select multiple="multiple">``,使用一个键来传递多个值

QueryDict 实例是不可变对象,除非你创建他们的一个拷贝.这意味着你不能直接改变 request.POST 和 request.GET 的值.

QueryDict 实现了所有的标准字典方法,因为它就是 dictionary 的一个子类.下文中对与标准字典不一致的地方做了标注:

        __getitem__(key) -- 返加给定键的值. 如果该键有多个值, __getitem__ 返回最后一个值.

        __setitem__(key, value) -- 将 key 的值设置为 [value] (一个Python 列表,只有一个元素 value).注意,这个方法象其它字典方法一个拥有副作用,只能被一个可变的 QueryDict 对象调用.(一个通过`` copy()``创建的副本).

        __contains__(key) -- 如果给定键存在,返回 True. 它允许你这么干: if "foo" in request.GET.

        get(key, default) --类似 __getitem__() ,如果该键不存在,返回一个默认值.

        has_key(key)

        setdefault(key, default) -- 类似标准字典的 setdefault(),不同之处在于它内部使用的是 __setitem__().

        update(other_dict) -- 类似标准字典的 update(), 唯一的不同是它将 other_dict 的元素追加到(而不是替换到)当前字典中. 示例:

        >>> q = QueryDict('a=1')
        >>> q = q.copy() # to make it mutable
        >>> q.update({'a': '2'})
        >>> q.getlist('a')
        ['1', '2']
        >>> q['a'] # returns the last
        ['2']

        items() -- 类似标准字典的 items() 方法, 类似 __getitem__() 的逻辑,它使用最后一个值. 示例:

        >>> q = QueryDict('a=1&a=2&a=3')
        >>> q.items()
        [('a', '3')]

        values() -- 类似标准字典的 values() 方法,类似 __getitem__() 的逻辑,它使用最后一个值.示例:

        >>> q = QueryDict('a=1&a=2&a=3')
        >>> q.values()
        ['3']

除了这些之外,``QueryDict`` 还拥有下列方法:

        copy() -- 返回当前对象的一个拷贝,它使用标准库中的 深拷贝 方法. 这个拷贝是可变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改变这个拷贝的值.

        getlist(key) -- 以一个Python列表的形式返回指定键的值.若该键不存在,返回一个空的列表.该列表是以某种方式排序的.

        setlist(key, list_) -- 不同于 __setitem__() ,将给定的键的值设置为一个列表.

        appendlist(key, item) -- 将给定键对应的值(别忘了,它是一个列表)追加一个 item.

        setlistdefault(key, default_list) -- 就象 setdefault ,不过它接受一个列表作为值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值.

        lists() -- 就象 items(),不过它包含所有的值(以列表的方式):

        >>> q = QueryDict('a=1&a=2&a=3')
        >>> q.lists()
        [('a', ['1', '2', '3'])]

        urlencode() -- 以一个查询字符串的形式返回一个字符串. Example: "a=2&b=3&b=5".

posted @ 2019-08-30 10:51  wangshicheng  阅读(22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