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iterator模式
意图: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对象的内部表示。
我想GOF 的意图这次说的很明白了,就是我想遍历一个聚合对象。但又隐藏内部实现。该怎么办呢?本模式主要
就是把遍历算法独立出来,使它和聚合对象去耦合 。
为何使用?
在面向对象设计中,一个难点就是辨认对象的职责。理想的状态下,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单一的职责。职责分离可以
最大限度的去耦合,但是职责单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到本模式,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个聚合对象它提供了
两个职责 一是组织管理数据对象,二是提供遍历算法。如果该遍历算法有变化,那么我们就隔离变化 把它单独提取
出来抽象为一个迭代器,这就是本模式的本质。
角色:
1) 迭代器角色(Iterator):迭代器角色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具体迭代器角色(Concrete Iterator):具体迭代器角色实现迭代器接口,并对聚合对象遍历时跟综当前位置。
3) 聚合角色(Container):定义创建具体迭代器角色的接口。
4) 具体聚合角色(Concrete Container):具体聚合实现创建相应迭代器的接口,返回一个具体迭代器的实例。
总结:
1:为了实现对于不同的聚集对象,客户端代码不会变化,因此我们引入了多态迭代器。为了创建多态迭代器又用到了
factory method模式,为了使代码不倚赖于具体的聚合对象,迭代器是由聚合对象创建的。
2:有些时候,遍历算法可能需要访问聚合对象的私有变量,这时遍历算法也可以放在聚合对象(好处是不破坏
封 装),在遍历过程中迭代器对象保存当前的迭代状态,这一种迭代器我们称为游标 。
3:本模式可能实现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考虑迭代器的健壮性。因为有些时候我们遍历聚合对象时还会对该对象进行
加入删除操作 。在使用中发现 微软的 foreach 就不够健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